继成功实现百公里量子态隐形传输、进行星地量子密钥分发试验地面验证后,我国量子通信技术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香港《大公报》昨天刊文称,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并在潜艇上先行先试,深海保密通信取得了成功,对“反窃听”意义重大。
量子技术对“反窃听”意义大
根据《大公报》文章,美国窃听海底光缆的丑闻已被曝光。日媒称美国曾请求日本协助监听中国海底光缆。光缆通信面临保密技术考验。2005年3月,美国“海狼”级核潜艇“吉米卡特”号服役,它具备海底光缆窃听功能,配备专门用于安装窃听装置的深潜器。该潜艇最大下潜深度达到610米,通过坐沉海底,释放深潜器实施窃听,或者将窃听装置安装到光缆上长期监听。
文章表示,目前,最新的反窃听技术是对信息进行加密。用于光缆通信的加密技术主要有三种:量子加密、混沌加密和光码分多址加密技术。2011年10月,中国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百公里内量子信息传输。量子保密通信的应用范围很广,凡需要保密的内容都可以用。只需要在现有光缆上加一个量子技术,就能实现信息保密。尤其是在关键领域里,无论是电话通信还是网络通信,中国的量子通信技术在背后都起“保护神”作用。
香港《大公报》称,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并在潜艇上先行先试,深海保密通信取得了成功,对“反窃听”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