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08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两笔贷款,一笔在自己名下,一笔是他为别人“担保”贷的,共计10万元逾期未还。看着自己的信用记录,39岁的张选红有些蒙。“我从没贷过款,也没签过字,更没有外借过身份证,怎么会无缘无故欠下两笔贷款?”

  客户

  名下多出5万元贷款

  张选红是临潼区新市街办孙陈村人。2012年,他在家开了个小型商店。今年3月,他打算扩大经营规模,便来到临潼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临潼信用联社),准备申请自助创业小额担保贷款。他前后用了三个月时间准备材料,可贷款一直申请不下来。

  “陕西信合的营业员让我换个银行重新申请贷款,兴许可以通过。”张选红说,随后他向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递交申请,营业员查询后告知他,其名下有两笔贷款未还清,所以申请不能通过。张选红感到很奇怪,“我从未贷过款,怎么会冒出欠款来?”

  7月30日,张选红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查询到自己的两份信用报告。其中信用报告显示:2009年10月19日,张选红作为贷款人,从临潼信用联社贷走5万元。2010年10月18日到期后未还款,逾期金额5万元。而另一份信用报告显示,张选红作为担保人,为王利锋在临潼信用联社办理的5万元贷款提供担保。但截至目前,两笔贷款仍未还清。

  张选红说,他之前一直在西安打工,去年才回临潼创业,期间从未去过临潼信用联社,更别说贷款了。“现在钱贷不出来不说,房子也买不了,超市也开不了,媳妇还怀疑我偷偷贷钱给别人没告诉她。”

  信贷员

  贷款是“领导”放的

  为弄清贷款的事,张选红找到临潼信用联社反映情况,通过查询发现,贷款是由临潼信用联社新市分社一名叫孙联社的信贷员发放的。张选红多次要求信用联社提供以他名义办理账户及贷款者的详细信息,但对方总是表示,会尽快处理。可4个月过去了,一直没有得到回复。

  昨日,张选红刚一进新市分社营业厅,柜员们便低下头,称人不在。张选红说,他已被列入黑名单,柜员见了他就躲。张选红多次拨通孙联社的电话,但每次都会被挂断。随后,记者通过各种渠道联系到了孙联社。“我一直不知道自己放出这笔款项,客户问我时,我才知道记录上显示是我放的款。”孙联社说,放款当天他下乡收款了,根本没在单位,怎么能放出款?

  “这两笔款是我们领导朱建堂(音)放出的,他把钱贷给了他朋友了,好像叫郭西风(音)。”孙联社说,分社有三个人有放款资格,放款员登记后,交给领导审核签字才可以放款。而朱建堂就是时任新市分社的主任,负责全盘工作。

  张选红说,有人冒用他的名义办了贷款,而临潼信用联社居然能够通过,这让他觉得没有安全感。幸亏查了一下,不然冒用他名字的人去世了,这些贷款岂不是得由他还了。

  信用社

  已处理相关责任人

  贷款审批真的有这样的漏洞吗?孙联社称,2010年前,信贷确实比较简单,只需身份证就可办理。但现在本人必须亲自到场,与信贷员合影留下资料才能审批。

  临潼信联社负责人李亚省说,得知此事后,临潼信合领导高度重视,现已成立内部调查组,展开调查。

  “三天前,我就对朱建堂说,让他尽快交待此事,他说办理这笔贷款时,张选红是知情的,当时还签了字。这与张选红所述不符。鉴于此,我们将继续调查。”李亚省说。

  “我都不认识他,也从未贷过款,怎么会签字?如果我真的贷过款,又何必大费周章调查这么多事。”张选红一口否认自己曾签字。“如果我真的有贷款,街办就会将我的粮食补贴停掉。可我现在一直领着这些补贴。”张选红猜测,可能是信用社内部有人用他名字贷完款后,又将他的信息处理得像没贷款一样。

  昨晚10时许,从临潼信用社方面传来消息,他们现已查清事件原委,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处理。目前,现金已经准备到位,今天就能还上。本报记者李浩

编辑:手瓜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