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4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人常说,天上不会掉馅饼。但在日常生活中,偏偏就有人不信这个理。这不,因为相信传真上传来的中奖信息,宝鸡市的一位赵女士就被骗了30多万元。那么,赵女士是如何落入骗子设置的陷阱呢?

  2012年11月7号上午,宝鸡市经二路派出所接到了市民赵女士的报案,赵女士称,她有32万多元被人诈骗。2012年11月5号中午下班时,赵女士在公司的传真机上看到一份《中国好声音》栏目组发来的中奖信息,信息内容是:“你被抽中为场外幸运观众,中奖奖金8.8万元。”看到这份中奖信息,赵女士半信半疑,她将传真塞到了自己的包里,并开始做一些求证工作。

  办案民警王涛:“她打开办公室电脑将网址输进去以后发现确实是《中国好声音》创办的一个网站,并要求输入验证码。验证码输入进去以后第二个页面要求她输入个人信息,包括本人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及手机号码等信息。”

  由于这份中奖传真是发给单位的,赵女士脑子一热,趁着当时办公室里没有其他人,就不加思索地把自己的信息输入了电脑。随后,赵女士又按照传真上留下的电话打了过去,接电话的一位男士又把她的信息核对了一遍,说赵女士就是中奖了,并给她讲了领奖的要求。

  办案民警王涛:“要领这个奖品必须汇2800元的保证金,之后这2800元和奖金会退还给受害人。当时受害人肯定是相信了这个事情,她赶快跑到中国农业银行给对方汇了了2800元钱。”

  汇完2800元,赵女士赶紧给对方打电话,询问汇款是否已经收到?对方又给了赵女士一个400开头的电话,并告诉她:要查询账户资金必须和《中国好声音》栏目组的财务总监取得联系。

  办案民警王涛:“拨打过去对方扮演王总说,2800元的保证金已经收到,但是领取奖品必须缴纳奖金20%的个人所得税,就是一万七千六百元,受害人当时也就信了。”

  随后,赵女士又向对方汇去了17600多元,这下子,她应该拿到自己的奖金了吧。可让赵女士没想到的是,这位自称《中国好声音》栏目组的财务总监说,栏目组后台弄错了,经过查对,发现赵女士中的不是二等奖,而是特等奖,奖金总额68万元。不过,要拿到大奖,还是先要给栏目组汇去数十万元的保证金。

  办案民警王涛:“这时受害人有点怀疑直到晚上都没有打这个钱。晚上9点多嫌疑人冒充他是《中国好声音》栏目组的李经理拨通了受害人的电话称《中国好声音》在全国都很有名,领奖只有一天时间,你今天不办理,明天就没有机会了。受害人比较相信,接着嫌疑人抓住受害人的心理,给受害人讲,你如果钱不方便我们再给你一天时间。”

  这时候,急于拿到奖金的赵女士已经昏了头,第二天,她便按照对方的要求给所谓的《中国好声音》栏目组汇过去了保证金、激活费、个人所得税等共计三十一万多元。钱汇过去之后,赵女士再打对方的电话进行核实,可电话就此打不通了。赵女士觉得不对劲,这才赶紧报警。接警后,警方迅速成立了专案组进行侦破。

 [1] [2] 下一页

编辑:李晓飞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