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闻晚报》消息“中国的武器盗贼是如何渗透入美国国防业的”——英国路透社18日以此为题发表长篇报道,详述了一个堪比好莱坞大片的故事:美国特工“钓鱼”执法,设下诱饵,引在美中国人何朝辉“上钩”,欲“将美国雷达芯片运到中国”,最终“人赃俱获”将其抓捕归案。报道称,因为美国特工大意,何朝辉得到的112枚雷达芯片“不知所踪”,“美国官员强烈怀疑,这些芯片就在中国,或许已经被安装在中国发射的绕地球飞行的卫星上”。
对此,北京大学教授朱锋18日表示,西方媒体频频称中国“偷窃美国敏感技术”,这反映出美国以及西方一些人对于敏感技术流入中国杯弓蛇影的心态。“我们不知道美国的这些统计有多大水分,但这显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美国对中国崛起的心态格外敏感和脆弱。”
路透社称,何订购的雷达芯片是“中国觊觎但无法复制的技术”,约为一分硬币大小,是操纵雷达、引导弹道导弹、保护军事硬件免受核辐射和太阳辐射的关键部件,这种芯片不是美国市场上最先进的,也无法单独操控一个精密的军事雷达。“该芯片在美国国内买卖、出口给友好国家都是合法的,但被禁止出口给对手国家——伊朗、朝鲜和被认为是美国未来最大的挑战者中国。”
2011年7月10日,美国特工在何朝辉“向一艘中国船只的船长交接这些芯片时实施了抓捕”。
路透社称,“很难估计究竟有多少美国军事技术被中国获取,因为这些交易大多在黑市进行;再者,很多技术出口给友好国家是合法的,但一转手就被卖给了中国”。
北京大学教授朱锋表示,实际上,美国所谓的“敏感技术走私案”多数是军民两用技术,在军事上并非十分尖端,对于这类技术,中国过去曾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等场合提出希望美国放宽相关出口限制,美国也曾表示考虑放宽对中国相关技术产品出口限制,但最终未达成协议。不久前,美国还全力阻止NASA与中国的合作,这都是美国国内的舆论环境所致。各国学者都认为中国GDP将超过美国,美国现在只好寄希望于保持住对华绝对军事优势,而只要这样的舆论环境存在,对中国“偷窃美国和西方技术”的怀疑和无端指责就会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