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位于西安市友谊东路与雁塔北路十字北边的西安地铁四号线施工现场,马路西侧的施工围挡向内缩进3米左右,为行车让出一个车道 本报记者 张喆 摄
今年年初,西安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对城市实施精细化管理,并从市民反映最强烈的20项问题着手,努力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
临近年末,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你,是否感受到身边的一些变化?停车位多了,买菜方便了,人流密集区公厕24小时开放了,地下通道也亮起来了……连续几日,记者从这20项问题中梳理出一些与群众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几个方面进行跟踪采访,不难发现,我们的城市的确发生着变化。
为了继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西安市四城联创办公室近日还公布了邮箱xachwb@126.com,向全市市民征集意见和建议。
缓解停车难
年初承诺:着力解决交通违法、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等顽疾,缓解“停车难”问题;严禁开挖新建成的道路,严格控制施工占道面积和工期。
兑现情况
52个单位停车场向社会开放有的还能“月租”停车位
12月12日,记者从西安市交警部门了解到,52个单位自愿开放自有停车场,只要停车场有空车位,社会车辆就可以进入停放,停车时需要缴纳停车费。
昨日中午,西大街与大麦市街十字西北角,大大的“P”字引领记者找到了上海公馆地下停车场出入口。刷卡、抬杆之后,私家车主张先生顺利将车开进了该地下停车场。工作人员汪先生说,该停车场共105个停车位,平时单位车辆基本停不满,早已实行24小时对外开放制度。“外来车辆每小时收费3元,也可在这里月租停车位,一个车位每月月租4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