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法院出具了改正裁定书和道歉信,表示信息已经更改。法院出具的《刑事裁定书》中显示将夏年的生日和户籍信息,更换为被告人夏年的相关信息。蜀山区法院随后在向夏家的《说明并予郑重道歉》信中表示:“…刑事判决书错误认定被告人夏年的住址…今年,对重点人口梳理时,又误将涉案夏年的户口误录…对此,我们表示道歉…现…无论是纸质及电子档案部分,均已全部改正,不会再发生上述错误。”同时,负责审理被告人夏年抢劫案的审判员杜卫根,也向夏家致道歉信。
手中有了当地法院红头纸盖公章的材料证明,唐女士一家感觉终于踏实了,以为这样的乌龙事件就此结束,却没想在2013年搬家之后,再次接到公安局的电话。唐女士在公安局通过查询全国公安网得知,夏华“抢劫罪”的案底依然在全国公安网上挂着。唐女士说:“全国违法犯罪人员信息资料库中,身份证号、生日和照片都是儿子的,而身高等信息却并不符合。”
更让唐女士全家意外的是,当年真正抢劫罪犯夏华却并没有犯罪案底纪录。现在,曾经犯抢劫罪的夏华,已经摇身一变成为了律师。整整十年,此夏华替彼夏华背负所有的罪名,十年冤屈,是否为有意为之?
唐女士说:“现在我找他们给我们改,到现在我儿子还在网上挂着,还没改过来。真正的犯罪分子洗得清清白白,现在居然当了律师!”根据我国《律师法》,“没有因故意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是报考和执业的必要条件,有案底者均会被拒之门外。
背了十年黑锅的夏华说:“那个人他等于是洗白了,我接他的黑锅,他现在是考上律师。他等于是这十年里面的前途或者是历程非常的清白。我这十年等于是在我不知道的情况下,被公安局监控了。最关键的是都十年了,如果这次再不改我怕我一辈子都背着这个黑锅。”
十年的青春,夏华为一个法院并不复杂的错误买单。今年已经30岁的夏华在被冤枉的十年里,从不敢踏出家乡安徽。他说自己害怕被监控,害怕看到别人不信任的眼神,即使他没有干过任何违法犯罪的事情。
法院道歉10年,为何案底信息还没有改正过来?面对唐女士一家的质疑,当年负责该案件侦破的公安分局张队长解释说:“这个事情确实反映是有这个事情,我们已经在往上面申请了。已经向公安部在提出申请了。”面对记者提出为何一直没有改过来?张队长却说:“这个里面有很多原因,你这样问我,我不好回答。法院的事情,我也不好讲。人抓了,取证了以后,交给检察院。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判。人抓的没错,只是信息错了。”
当记者前往当年判决的蜀山区法院求证时,法院工作人员仅表示目前还在了解情况,称具体情况还不太清楚。判决书中被告人的身份信息被法院弄错,那么严谨的检察院作为出庭支持公诉机关为什么没有发现这个问题呢?为何这个问题在被发现后却一直没有改正过来呢?为何真正的罪犯为何又能继续求学考取律师呢?夏华及其家人明确表示“怀疑这里面有猫腻”。
是谁纵容了真正的罪犯夏华呢?又有谁出来为夏华被误解的十年青春负责呢?事件并没有完全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