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故宫工作人员对太和殿内的展陈文物进行清洁、保养。 本报记者 孙戉摄
平日里故宫游客人头攒动。
昨日,故宫闭宫一天,这是故宫博物院近30年来首次“全天周歇”。记者跟随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探访无人紫禁城,虽无游客,但红墙内依然忙碌,不同工种的文物保护者正抓紧难得的闭馆时间,精心“伺候”着这座快600岁的宫殿。包括太和殿、金漆雕龙宝座,均迎来近10年来的首次大扫除。
时间:9时30分 地点:太和殿
一座龙椅,20人清扫
金銮殿上的龙椅,只有皇帝才能坐。如今,太和殿上,这把代表至高权力的金漆雕龙宝座布满细灰,昨天,龙椅迎来了近10年来的首次清扫。
二十位穿着蓝色工作服的工作人员围在龙椅旁,精心为龙椅除尘。一位工作人员戴着口罩和头灯,脸几乎贴在龙椅扶手上,手里拿着小号的软毛刷子,轻柔地扫着,像是美容师在为龙椅做脸部保养。
史料记载,龙椅采用透雕工艺,雕刻精致,能工巧匠将九条龙“盘踞”在宝座上,蜿蜒雄健的龙身以及龙鳞、龙须等很多部位都很脆弱。故宫文保科技部负责人史宁昌表示,不仅仅是扫灰,进行完物理性除尘,工作人员还要给龙椅“体检”,找找是否有细小裂纹,是否有翘起的漆皮,然后再制定修缮保护方案。
大殿中不时传出吸尘器工作的声音。据史宁昌解释,宝座旁边也是文物,得使用软毛刷和吸尘器将表面尘土去除,部分角落还得用棉签除尘。
除尘后,龙椅将恢复金光灿灿的原貌。
珐琅仙鹤,乙醇“洗澡”
太和殿中的瑞兽—珐琅仙鹤和甪端也蒙着浮灰。
一位文物工作者戴着白手套,用棉签轻柔地擦拭着瑞兽,他说,文物表面没有明显锈蚀,主要是除尘和封护保护处理,然后保留影像资料。
仅仅除尘就有多道工序:先用软毛刷将表面灰尘清理干净;再用干净的软布或脱脂棉蘸无水乙醇去除残存的污渍;风干后,用干净的软布或脱脂棉蘸去离子水去除可能残存的无水乙醇;待文物表面自然风干后,还要用干净的软布蘸取专业材料,再次擦拭并进行封护。
满殿金砖,块块保养
“这里都是金砖!敲一敲,是金属的清脆声,这都是一级文物。”单霁翔推开太和殿的大门,满地由桐油浸泡而成的地砖金光点点。
单霁翔指着金砖上的斑点说:“故宫大殿的房顶住着鸽子等鸟类,不时会有鸟粪落在宝座周围。”故宫正想办法在殿檐下增加防护措施,请鸟儿们搬家。
利用每周一天的闭馆时间,满殿金砖都将被彻底清洁和保养。擦拭金砖不能直接用水,需使用浸过煤油的墩布,且墩布每两周上一次煤油,要等油全部都“吃”进墩布里才能使用,避免留有痕迹。
清扫计划:
逐殿大扫除,墙头无杂草
故宫博物院长期以来连续开放,很多展厅不能及时、彻底维护修整,原状陈列的宫殿“不堪重负”,需要足够的时间进行专业保养和清洁。单霁翔透露,将利用每周周一闭馆时间,逐殿“大扫除”,保和殿等文物摆放密集的大殿也将彻底除尘。
此外,单霁翔昨日还发布“禁草令”。每周周一闭馆期,故宫将从“头”保护文物,力争2014年实现故宫古建屋顶墙头上无杂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