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悔
觉得当官吃亏开始收钱
“乡镇党委书记虽说只是科级干部,但却管理着十几万干部群众……镇里的所有事务都是我一人说了算,大家迎合我、奉承我、讨好我,在一片恭维声中,我的价值观开始慢慢发生偏离……”陆洪来在忏悔书中说,当看到自己帮助过的一些企业快速成长,老板富了起来,他就有了当官吃亏的思想。渐渐地,他把钱看得重了,从拒绝、犹豫到笑纳老板们借逢年过节等机会送的钱和物。
2006年5月,从平东镇经过的新204国道要改道建设,沿线一家企业需拆迁部分厂区。企业负责人丁某趁机向陆洪来提出置换新204国道旁一块约23亩土地,一开始他不同意,并退回了丁某送的10万元。不过,最后他还是同意了,并且笑纳了丁某再次塞来的三沓钞票。从此之后,陆洪来开始收钱收得心安理得,再也没有了最初的畏首畏尾。
“我到平东镇担任党委书记后,总有那么几个老板围在我身边,借各种机会讨好我……”陆洪来在悔过书中提到一位老板陈某。
2006年,他在带这位老板一起去香港招商引资时,对方给了他1万元港币,并给他妻子买了一块欧米茄女表。俗话说,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陆洪来越陷越深。
解读
公开忏悔书是为敲响警钟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书写忏悔书,是不少贪官落马后经常会做的一件事。南京某基层检察院反贪干警介绍,贪官写忏悔书有很多方面的因素。“很多人都是真心悔过,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反贪干警说,这些原本高高在上的官员,当他们跌落尘埃,首先他们在心理上就崩溃了。“大好前程就如一场黄粱梦,如今终于梦醒了。这个时候,很多人都会良心发现。”
这位反贪干警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他在办案过程中就看到过很多贪官书写的忏悔录,一些文采好的,甚至将自己的事情写成好几万字的材料,还有人会写好几份。“这些忏悔书都会放到他们的卷宗里,也显示出他们悔罪的态度,会成为法官量刑的一个参考情节。”
“将忏悔书发到媒体上,最终的目的还是希望给广大党员干部敲响警钟。”南通市检察院相关人士介绍说。
现代快报记者从《检察日报》官方网站正义网搜索发现,贪官忏悔录是一个固定的栏目,网上可查到的最早的稿件是2006年9月发表的。当时,稿件的作者在文中写道,“此文以警示那些心存贪念、误入迷途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