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1月12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国际

  政坛“老狐狸”

  新华社前驻耶路撒冷记者刘洪

  任期2002年到2004年

  沙龙很喜欢笑,总是笑得很欢。握手是他的公关利器之一。

  2002年,沙龙结束一次演讲后正准备起身,我抓紧机会凑近拍照,沙龙的保镖赶忙阻拦。

  正朝这里走的沙龙看到我的尴尬,冲我一笑,走上几步,朝我伸过手来。

  我也赶忙握住沙龙粗大的右手。

  与前巴勒斯坦领导人亚西尔·阿拉法特握手,阿翁总是喜欢很用力地握你,然后把你拉到紧贴自己的地方,最后面对镜头,露出领袖的微笑。

  沙龙的手胖白柔软,总是轻轻和你一握,然后又抬起头,冲你微微一笑,很少说话。那种略有些诡秘而亲切的笑容,像是长辈在问你一些你不愿意回答的问题,又像是一个小孩子对你做了坏事以后自我解嘲。

  除了疆场“铁将军”,沙龙还落得政坛“老狐狸”的称号。而这只“老狐狸”一度是巴以和平的最大赌注。

  爱到极致狠到尽头

  新华社前驻加沙记者周轶君

  任期2002年到2004年

  常驻加沙时,与以色列总理沙龙天天“见面”:一是楼下垃圾桶表面,白色油漆醒目喷上沙龙名字,表示巴勒斯坦人对他的诅咒;二是案头他的自传《武士》,封面上白发沙龙紧锁双眉,遥望远方,目光深邃又深情。

  这便是沙龙留在世上两种迥异形象:阿拉伯人憎恶的刽子手、以色列推崇的“王者”。

  沙龙曾说,他不穿防弹背心,因为没有适合他的尺码。沙龙不喜欢跟媒体打交道。行伍出身,他称自己讲话没遮拦,容易惹麻烦。他更愿意在聚光灯外,施展手脚。

  他傲慢,瞧不起阿拉伯人。美国前国务卿马德琳·奥尔布莱特回忆说,某场合阿拉法特向沙龙伸手,沙龙背过头去。

  他发动“定点清除”,不考虑是否伤及无辜。也正是沙龙,20年前就放言:“终有一天,巴勒斯坦国从我手中建立!”

  他有爱。有这样一张照片:沙龙独立于第二任妻子莉莉墓前,夕阳满天。据说,2000年莉莉去世后,沙龙每天上班前,特意绕行,经过莉莉墓前“问候”。

  爱到极致,也狠到尽头。

  离开人世竟是幸运

  新华社前驻耶路撒冷记者魏建华

  任期2004年至2006年

  2006年1月,沙龙因中风入院,昏迷8年,直至去世。

  沙龙再度中风入院后,我在哈达萨医院外采访,一名以色列同行跟我说:“如果沙龙这次能离开人世,他是幸运的!”

  我哑口无言。

  “沙龙正处在政治生涯的顶峰,如果这时去世了,全世界的很多领导人可能都会来参加他的葬礼,他也将永远被人们牢记。可如果他变成植物人,在家里躺两年再去世,我想那时候没有多少人会在意他。”这名记者解释说。

  寥寥数语,让人回味良久。

编辑:李晓飞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