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讯 昨天下午,浙江省卫生计生委通报,我省10日新确诊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患者李某某,女,75岁,浙江省诸暨市人。在杭州某医院住院治疗,因病情极危重,现已死亡。这是今年我省出现的第一例人感染禽流感死亡病例。截止到昨天下午5点,浙江省今年已累计新增5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昨天,记者在浙大一院专访了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兰娟院士,她认为今后仍可能会出现散发病例,但就目前的监测和研究,H7N9禽流感不会大暴发。
H7N9禽流感病毒依然是散发
浙江省连续三天都有新增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是不是意味着上半年的H7N9禽流感疫情卷土重来?
对此,李兰娟院士解释:“到目前为止,H7N9禽流感病毒依然是散发,发病形式呈点状;而且目前发病的例数并不是很多,没有出现流行趋势。”
李兰娟院士表示,由于H7N9禽流感病毒在禽类上普遍存在,而冬季又是流感的高发季节,所以不能排除继续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散发病例的可能性。“这个病毒(H7N9)不会出现大范围传染,因为我们已经有非常明确的指导性意见包括对活禽市场的管控、加强监测等,所以它应该不会流行,但是散发的病例还会有。”
病毒还不能人传人
对于H7N9禽流感,尤其是快到春节了,大家最为关心的还是病毒有没有变异,会不会人传人,是否会增加扩散风险?昨天,李兰娟院士特别强调,H7N9禽流感病毒还没变异到具有人传人的能力,大家春节回家的时候不用特别紧张,甚至恐慌。
去年12月份,浙江省通报了两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让大家的神经顿时紧绷了起来,因为这两个病例是岳父和女婿的关系。
“当时上海发生两起家庭感染H7N9禽流感聚集病例,我就和防治H7N9禽流感的专家们讨论,大家认为父女共同接触禽类感染的可能性大。这次的岳父和女婿,根据我们专家的监测,其密切接触者的调查显示,所有接触者H7N9病毒检测呈阴性,没有发生感染,所以我们也认为,他们俩极有可能是在同一环境下接触禽类感染。”李兰娟院士说。
这段时间,李兰娟院士团队一直在对H7N9禽流感病毒进行严密监测和观察,虽然病毒在变异,但截至目前,研究人员还没有发现它关键的点位出现变异,而且与之前的变化相差不大,所以李兰娟院士提醒大家不必太过担心,更不用恐慌。
H7N9禽流感不会大流行
按照往年的情况,相比于冬季,春季的流感来得更为猛烈,去年春季就暴发了H7N9禽流感疫情。现在全国多个省市不断出现散发的病例,在严寒的冬季尚且如此,那么到了流感最高发的春季,H7N9禽流感会不会出现像去年春季那样的影响呢?
“只要病毒不变异,就不会造成大规模流行。”李兰娟院士说,对H7N9禽流感病毒做了相关评估,今年春季可能还会新增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但李兰娟表示,随着卫生部门的加强监测,大家又提高了预防意识,她认为,相比去年,今年春季的禽流感应该不会那么来势汹汹和集中暴发。
吃烧熟的鸡但别自己去买活鸡
随着这段时间散发病例的不断出现,市民对鸡鸭等禽类又产生了恐惧心理。李兰娟院士说,大家不要太担心,烧熟的鸡、鸭肉放心吃。
“H7N9禽流感病毒对外界抵抗力不强,对高温、紫外线、各种消毒剂都很敏感。在100℃环境下,2分钟就会被消灭;60℃环境下,半小时消灭。因此只要是从正规渠道进货的禽类,经高温煮熟加工,检疫是安全的,公众就可放心食用。”李兰娟院士说,自己前不久还吃了鸡肉。
对于防范H7N9禽流感,有两个最基本的原则,一个是最好不要直接接触活禽。“吃鸡可以,但最好不要自己去菜场买鸡,尤其是活鸡,禽类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传染源,直接与活禽接触会大大提高自己被感染的风险。”李兰娟院士提醒。
而另外一个则是及时就医,一旦出现发热,要到有发热门诊的大医院就诊,并告诉医生近7天有无禽类接触史。虽然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概率很低,但一旦感染上,危害程度、病死率很高,李兰娟院士说,去年上半年很多患者就是没有及时就医,结果拖成了危重症患者,甚至因此死亡。
相关
诸暨启动H7N9防控预案
记者从诸暨市政府了解到,诸暨市政府和有关部门按防控预案部署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已暂停诸暨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朱公湖农贸市场内活禽、活体鸟类及杀白家禽交易区域,并立即将两个市场内存栏的活禽全部扑杀,作无害化处理,对交易区域进行全面消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