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定2014年新承诺 经济持续增长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4-01-15 05:41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2014年主动减速11%不快不慢仍需努力方能实现

  今年,我省GDP增长目标定为11%,比2013年的计划调低1.5个百分点。

  省发改委主任方玮峰说,11%虽然是适度下调目标,但可以把重心调整到调结构、降成本、增效益上来,为调结构、促改革腾出更多时间和空间。这也与我省中长期目标相衔接,我省十二五规划平均目标为12%,据此测算,今后两年经济增速需保持在11%左右。

  “我省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变,有条件、有能力把势头保持下去。”方玮峰说,从我省能源化工、装备制造、基础设施等行业测算,11%的预期目标,能够实现,但仍然要付出很大努力。原因是我省今年投资大规模增长、消费短期内提升的可能性不大,新的支柱产业壮大尚需时日,发展的支撑动力还需加强,但综合判断,今年发展环境将好于2013年。

  据测算,近年来,我省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以带动城镇约3.5万人~4万人就业。今年新增就业目标为36万人,需要10%以上的增长。另外,GDP的适度增长,可以确保财政收入增幅,便于民生的投入和改善。

  本报记者孙洪伟

  已有6个省份主动“减速”

  目前,全国各省份两会正陆续召开。截至14日17时,包括陕西在内,6省(区)人代会已经开幕或结束。从已经公开的信息来看,福建、河北、西藏、宁夏、甘肃、陕西6个省份,基本都在主动减速。值得关注的是,河北省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将“不以GDP增长率论英雄”写入。去年以来,河北成为全国雾霾污染重地。明确弱化和摒弃“GDP崇拜”,体现了地方调结构、治污染、保环境的决心。

  本报记者孙洪伟

  重点扶持一万名职业农民

  职业农民的培训在我省已经启动多年,我省今年预计拿出3000万专项资金扶持培育,培育1万名职业农民,到2020年培育20万职业农民。这其中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农业企业领办人、农业创业人员及规模种养殖场主等。培育对象以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青壮年农民(主要包括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返乡创业者)等为重点。

  本报记者郝蕾

  今后一些工业园区都要建公租房

  记者从省住建厅住房保障处了解到,今后一些开发区、新区、工业园区都要建公共租赁住房。只要园区内选址符合生活环境宜居、周边配套较成熟、公共交通便捷等要求,有一定规模的保障对象,就可建设公租房,并按照政策享受补助。这样做也是为了把人留住,为产业的发展服务。

  而公租房的建设,政府也鼓励企业参与,农民工数量较多的企业在自愿的前提下,可以利用自有土地建设公租房或者集体宿舍,政府给予适当补助。

  本报记者杜鹃

  我省已出台保障性租赁住房政策

  记者从省住建厅住房保障处了解到,我省已出台有关廉租房和公租房并轨的政策,统称为保障性租赁住房,就是要把外来务工人员也纳入到保障对象当中。农民工在当地工作一定年限,由单位出具相关证明,可以向单位所在地的社区申请公租房,逐级上报。具体实施细由各市制定。 本报记者杜鹃

  第二轮学前教育三年计划解决“上好园”问题

  据省教育厅基教三处工作人员介绍,第二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将重点优化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实施一批公办幼儿园建设项目,通过购买服务等形式支持企业事业单位和集体办园,城镇小区补足配齐幼儿园,扶持民办幼儿园办成公益性、普惠性幼儿园,第一轮三年计划基本解决了“入园难”,第二轮将重点解决“上好园”的问题。

  本报记者任娇

  九年一贯对口招生缓解择校现象

  省教育厅基教一处工作人员介绍,初步考虑,我省2014年将认真总结西安市“大学区管理制”改革试点工作,推进全省所有辖区和有条件的地方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在全省各市、县义务教育学校启动实施“结对帮扶”活动,促进城乡、区域、校际之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规范招生入学秩序,完善招生入学政策,健全完善督导制度,进一步缓解义务教育“择校”现象等热点、难点。 本报记者任娇

编辑:刘超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