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经过10多年考证和研究发现,尽管部分建筑被人为拆毁,但北京中轴线主要部分建筑至今保存完好,保存了元明清三代京城原有的32座各类形式的主要建筑。
32座建筑包括正阳桥五牌楼、正阳门瓮城前门及箭楼、正阳门及城楼、外金水桥、天安门、端门、午门、内金水桥、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门、乾清宫、坤宁宫、坤宁门、天一门、景山万岁门、鼓楼、钟楼等。
长期研究北京中轴线的中国文物学会会员郭超说,北京中轴线的长度、规模以及历史之久远、文化内涵之深厚、空间规划与建筑布局之严谨,堪称人类城市规划与建筑史上的奇迹。
北京中轴线北起钟楼北街与豆腐池胡同交汇的丁字街路口,南达永定门,纵贯宫城、卫城、禁城、皇城、内城、外城六重城,全长约8公里。北京古都总体规划布局,以中轴线为中心主轴,向东西两侧对称展开。元明清三代京城共规划建筑了宫、殿、陛、桥、门、楼、阙、亭、廊、广场、御道、万岁山等各类建筑空间形式64个,其中建筑空间区域12个,建筑群组15个,门22座,建筑物遗存至20世纪初共有45座。
20世纪前70年,北京古城部分建筑被拆,郭超指出,尽管如此,北京古都中轴线空间规划及其建筑群基本保持了元明清三代京城的历史规划原貌,使人们今天仍能看出北京古都六重城的建制,代表了中国古都最高规格的建筑形式,成为中国古都规划的“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