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1月22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原创

  华商网讯 “过了腊八就是年。春节临近,那份深藏心底的思亲之情就像大街小巷满挂的红灯笼烘衬的年味儿,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浓厚了。家,在关中,我,在陕北,一份无形胜有形的牵挂和思念,将二者紧紧连在一起。”小李说道。
    小李的家在西安蓝田,背枕山坡,面临灞河。和大多数农村一样,村里的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挣钱,老幼病弱留守村中,和村子一起默默过活,偶尔打点零工糊口。小李的母亲就是普通平凡的村民一员,看护着老家不起眼的一间平房,一方院子,几分薄田。
  小李告诉小编自己的母亲今年已经63岁了,操持了大半辈子家务,现在早已到了旁人眼中享清福的时候了,而她却仍不得不终日奔波忙碌。
  2005年农历10月13日,小李病重不治的父亲离开了这个世界,时年57岁。家里的主心骨没了,年迈的母亲毅然地撑起了这个家。那年他才19岁,刚刚念大一。
  刚毕业那两年小李多地奔波,2011年春节刚过,小李就踏上了北上的火车,来到了陕北榆林。屈指算来,到现在已经3个年头了。榆林、蓝田相隔大约600公里,不是太远,但也不算近,小李说:“平时工作不忙时,一两个月就能回家一趟,倒也值当。”
    2013年元旦期间,闲不住的母亲爬梯子打柿子树上枯枝时,木梯子不慎滑倒,母亲跌落在地,左小腿胫骨粉碎性骨折。闻听这一情况,小李就当日心急火燎地赶回来,侍奉了一阵子。半年后,母亲能拄拐下地了,经过这几个月的康复,也能单人走路,但毕竟左腿有伤,走起路来仍旧一瘸一拐地。
    出了这档子事,本应在家静心养伤,可母亲闲不住,去年11月初又跟几个村民进城,在西安光华路一家餐馆刷盘子洗碗,每月挣1600元。面对小李的多次劝说,她只是一句话:“在屋里韩(闲)着也么事,能挣一点是一点。”
  就在几天前,小李订好了一张1月29号的硬座火车票,拣最便宜、路上时间最长那趟车票价35元。回到家里,他打算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劈柴、刷锅、帮母亲减轻点负担。“过年了,也要左右帮衬,不能让母亲一个人跑前忙后。所有一切,都是为了满足我一个朴实而真切的愿望:母亲身体健康,事事顺心,这就是最大的福。”小李说道。
  马上就要过年了,小李说:“我也不知道该买什么东西给妈妈,这次回去再给她塞两千块钱吧,以后要是有机会一定要努力回到西安,好好照顾妈妈。”

 

  华商网向您征集图文:回家过年之我的孝顺计划

  “晒晒我的孝顺计划”图文征集活动开启 欢迎跟帖

  由华商网倾情策划的“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之晒晒我的孝顺计划”图文征集活动正式开始,广大网友可通过微信、微博、华商论坛等多个平台参与到图文征集活动当中,晒晒自己对父母的孝顺以及自己的孝顺计划。


 

编辑:王轶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