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1月24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国内

  李某某案的犯罪档案 按法律规定不在“封存”之列

  据北青报记者了解,未成年犯罪档案封存,是近年司法部门推出的新举。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2012年联合出台的《关于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意见》,对于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应当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后,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按照上述规定,李某某案的五名被告中,王某是成年人,他的犯罪档案不在封存之列。此外,李某虽然年龄尚未成年,但他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也不在“犯罪档案封存”之列。但其他几名被告属于未成年人,按规定他们的判决书是应该在“封存”之列。

  争议焦点

  将该案判决书发到网上是否妥当 各界说法不一

  据介绍,李某某案是团伙案件,他们的判决书内容是完全一样的。李某某案涉及的五名罪犯,有的是未成年,有的是成年。在一份判决书中,未成年被告拿到的判决书上印着“犯罪记录封存”红章,而成年被告拿到的则没有。封存还是不封存,尚没有统一说法。

  另外,将这份判决书发到网上,是否妥当,各界说法不一。

  检察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对北青报记者说,李某某案已成关注度极高的案件,又涉及未成年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将判决书发到网上都不应该。

  而据另一名律师说,周翠丽律师的做法,法律方面,似乎也没有什么大问题。如果实在要追究的话,那也只是属于律师职业道德层面的问题。

  一位业内人士称,如果说周翠丽律师以前曾因不恰当披露信息,泄露当事人隐私被有关部门处理,那此次周律师的行为,无疑是将以前的错误再次表现。因为仔细阅读判决书,所有涉案人员作案细节,几乎曝光无遗。虽然她将部分个人信息做了处理,但涉案人的隐私,公众还是一目了然。他认为有关部门应该严肃处理这种行为。

  律协回应

  律协表示已知此事 准备着手调查

  据法院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介绍,“悬案封存”是法院的基本原则,李某某案的犯罪档案是肯定要封存的,而且全案封存。因为必须保护几名未成年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以下,和缓刑的罪犯。这位人士称,周翠丽律师的行为是极其恶劣的,法院已向司法局,市律协投诉。希望有关部门尽快给予处理。

  北青报记者致电北京市律协,有关人士称,律协已得知周翠丽律师将判决书发到微博上的事,准备着手调查。纪律部门准备责令从网上撤下。律协已决定近一两天约周翠丽律师谈话。周翠丽律师是否会因此次行为承担更严重的处理结果,不得而知。

编辑:曹静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