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1月25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社会

  近年来,随着劳务经济持续的、规模化发展,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已婚男性常年在外,农村留守妇女逐渐成为一个新型群体。而留守妇女长期处于性压抑的状态,且劳动负担重、家庭压力大等问题,由此产生的种种矛盾逐步突显。因此,江西政协委员熊彤建议政府深化关爱留守妇女。(1月24日人民网)

  从政协委员的调查来看,主要涉及到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留守妇女劳动负担重,家庭压力大,健康状况堪忧。二是留守妇女情感需求缺失,幸福指数低,婚姻存危机。熊彤认为长期的情感需求缺失和婚姻的“低性满足”严重影响了农村留守妇女的身心健康,导致其生活幸福指数较低。空间的距离阻碍了夫妻间的情感交流,丈夫在外开阔了眼界,易出现婚外恋。于留守妇女而言,感情淡化增加了夫妻之间的猜疑,加上自我精神空虚,易受外界不法分子诱惑,从而导致情感危机。三是留守妇女维权意识弱,缺乏安全感。留守妇女在失去丈夫保护的情况下,更容易遭受人身与财产安全上的侵害,甚至受到性骚扰和性侵犯。

  曾经在十多年前看过一篇文章,说是德国一对夫妇,丈夫到上海工作,妻子就辞去了德国工作一起来到上海,住了一段时间以后,妻子就对中国夫妻长期的分居式工作、生活很不理解,觉得不可思议,有的几年分居,有的甚至几十年,到了退休的时候才真正住到一起,这样的夫妻生活还有意义吗?

  这篇文章曾经引起我的思考,为什么在中国工作,往往就如此缺乏人性呢?尤其是二十多年前,想要夫妻工作调到一个地方是难上加难,有不少恋人因此而劳燕分飞。应该说,到了今天,这种现象已经有了很大改观,相对的自由流动和创业就业机会,让不少恋人可以不为工作所累。

  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就是,大量的农村留守妇女,依然是一个极大的痛。她们为了老人、孩子,不得不留守在农村,不得不忍受两地分居的痛苦。这里面所透露出的是两大根本问题:一是“三农”问题。为生活所迫,丈夫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否则无法养活一家人,说明农村经济发展还需努力。二是“公平”问题。受制度所累,城乡二元结构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自由迁徙无法得到根本保障,农民工在城市的市民待遇始终受到歧视,养老、教育、医疗等系列问题在城市得不到真正解决。不得不把老人、孩子放在农村,从而让大量留守妇女留在农村。

  其实,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当然得首先尊重人的本性,尊重人的基本自由,尊重人的生活追求,一个长期处于性压抑的庞大社会群体,不只是留守妇女,还有那些长期在外务工的农民工们,同样也是如此,这样的工作、生活状态,又如何焕发出创新和活力。

  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从制度体制改革上入手。三中全会在“三农”改革方面迈出了一些步伐,比如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权利和收入,推进土地流转等改革,就是要破除“三农”发展的瓶颈;比如推行户籍制度改革,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现现有农民工的市民化待遇,真正解决亿万农民工的市民化待遇问题,实现自由迁徙。

  留守妇女的性压抑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夫妻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的一个大问题,不仅影响到个人的婚姻、家庭生活,更会对整个社会的道德、伦理、法律秩序造成挑战。

  文/碧翰烽

编辑:李晓飞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