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2月18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国内

患癌症的孩子抱着自己喜欢的玩偶。(资料图片) 记者苏俊杰、高鹤涛 摄

  今天是首个“国际儿童癌病日”。前晚,正当千家万户欢庆元宵节时,有一群“小光头”却只能在病房里过节。面对送来小马公仔的志愿者哥哥姐姐,他们许下的心愿朴素天真却令人闻之动容:“我想病情‘马上好’,回家吃饭!”

  扎吊针的“小企鹅” 患癌后心灵最受伤

  元宵节前,“金丝带”特殊儿童家长互助中心的志愿者们走访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血液肿瘤病区,二十多名因化疗而脱发的“小光头”们戴着口罩,兴高采烈地和志愿者们一起参加有奖游戏。他们大部分是白血病患儿,最大的十岁,最小的刚满一岁,走路摇摆似小企鹅,手上扎着输液针头。

  四岁男孩丘贤梽拿着礼物,看上去情绪并不高。他去年确诊患病,在广州住院后不幸发生肺部感染,在医院里一住就是两个月。“我们春节都是在病房里过的,眼看着他变得越来越沉默。”妈妈陈丽珠的言语中难掩忧虑。做完一个疗程的化疗后,正处于淘气阶段的小贤梽便不肯和外人说话。

  志愿者坦言,患病之后,孩子的心灵受伤最重。就儿童白血病而言,需要规范化疗,连续几个疗程做下来,化疗的副作用、对疾病的恐惧、看到父母的沮丧以及几个月被禁锢在病房,令原本活泼的孩子心理受到巨大打击,不少孩子变得沉默寡言,自卑胆小。

 [1] [2] [3] 下一页

编辑:李晓飞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