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2月20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国内

  推动经济合作,谋求共同发展,保持地区和睦,文化交流必不可少。

  中国文化部外联局副局长谢金英:我们常说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众之间的交流、特别是在文化方面的交流是一种心灵的沟通。无论是从事经贸也好,科技合作也好,最重要是相互有好感,相互有友谊,才能有进一步的发展。

  丝路沿线国家,由于民族、宗教、文化的相近相通而形成的强烈认同感,为共建经济带奠定了坚实基础。不过,普通民众、尤其年轻人之间的相互了解至今仍然欠缺。

  21岁的阿娜尔回忆起刚从中国移民到哈萨克斯坦时“当地人的好奇感”,仍然忍俊不禁:

  阿娜尔:他们就问那你会武功吗?有时候很奇怪,说那你还会飞吗?我说这是什么意思,他说他就看中国以前的轻功《霍元甲》、《叶问》,还有成龙的电影,古代片,他们就觉得中国人都会飞。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海外教育普及的重点项目,中亚第一所孔子学院2005年在乌兹别克斯坦建立,如今,孔子学院遍布中亚各地,对于中国文化的推介力度也在持续加大,中亚国家年轻人兴起汉语热。

  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特别提出:

  习近平:中国将在未来10年向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提供3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邀请1万名孔子学院师生赴华研修。

  对于进一步加强文化交流,中国驻吉尔吉斯斯坦大使齐大愚、驻哈萨克斯坦大使乐玉成提出了各自的建议:

  齐大愚:青年人之间的交往不仅仅局限于孔子学院,还有加强博物馆的交流,搞一些巡演、巡展,把我们一些好的文化品牌,一些项目,走出来。

  乐玉成:像互联网这方面的合作交流应该也加强。把我们国内一些好的电视剧,把它推介过来,翻译成哈语,放了之后大家也会爱看。

  如今,在阿拉木图的冼星海大街上,交响诗《阿曼盖尔德》的旋律仍在回荡;在托克马克的碎叶遗址,李白的诗篇仍在流淌。文化的意义在于传承、尊重,交流的意义在于沟通、融合和进步。让心走得更近,路就一定会更长、更宽、更远。

  习近平:千百年来,在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各国人民共同谱写出千古传诵的友好篇章。让我们携起手来,弘扬传统友谊,开创美好未来!

  明天同一时间,欢迎继续收听中央台大型系列报道《丝路新春》第十集:丝路万里心相通。

编辑:刘超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