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网讯 三月的西安,春寒料峭,乍暖还寒,然而航空基地2014年春季首场招聘会的现场却是人头攒动、暖意浓浓。3月8日上午,西安航空基地举行2014年春季首场招聘会,40余家企业提供了500余工作岗位,吸引了1500余名求职者参会。西安航空基地管委会还在招聘会现场向210位新居民子女发放了2013年度高等教育资助金共53.55万元。
家乡发展就近就业机遇增多
上午8点40时,距离招聘会正式开幕还有20分钟,招聘会入口处就已排起了几百人等候的“长龙”,前来应聘的除了航空技术人员、应届高校毕业生,还有大量的基地新居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本次招聘会上,包括西安三角航空有限公司、凯旋威航空工业(西安)有限公司、飞宇试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等在内的40余家航空企业共提供各类就业岗位500余个,吸引了1500余人前来应聘。
西安航空基地工作人员介绍说:“春节过后,基地区内数百家企业全面复工扩产,用工需求非常旺盛。再加上很多以往在外地打工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今年也都想在家门口找份工作,所以这次来应聘的人就显得格外多。”陈雯雯原来在深圳的一家企业从事行政人事工作,去年春节后她选择留在航空城就业。小陈说:“虽然看起来现在的工资比在深圳低了一些,但是在家门口工作不但生活方便,还能照顾父母,而且开销小很多,最重要的是不用再到处奔波,感觉生活质量都提高了。”小陈这次在招聘会上看到有好几家企业提供了适合她的岗位,她把联系电话一一记下来,想要再了解了解情况,“毕竟现在航空基地发展地越来越好,就业的选择也越来越多了,再选择的话就要选一家更有发展前景的企业。”
近年来,航空基地区内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创造出越来越多的就业岗位,对外出打工者回乡就业产生了很大吸引力。仅去年一年,就有近600人从外地返乡在基地企业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
教育资助助力城乡统筹发展
在招聘会现场,航空基地“失地群众家庭子女高等教育资助工程”2013年度资助金发放工作也同步开展,基地管委会一次性发放教育资助金53.55万元,共有210名学子获得了1500—4000元不等的教育资助金。
据介绍,航空基地自2012年起,在西安市首创性地开展了辖区内“失地群众家庭子女高等教育资助工程”,为规划区内新居民提供高等教育阶段的子女教育资助金,今年是第二次发放。航空基地工作人员介绍说:“在陕西师范大学读研究生一年级的小王,今年已经是第二次领到资助金了。按照管委会的政策,只要符合条件,她可以每年申请领取3000元的资助金直到研究生毕业。”
据统计,两年来获得资助的学生中,本科以上学历的超过60%,其中不乏厦门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名校学生。教育资助工程不仅帮新居民缓解了子女上学带来的家庭经济压力,更逐步提高了新居民受教育水平,对于有效促进航空基地城乡统筹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西安航空基地一直坚持贯彻“产业富民”的理念。为使群众切身感受产业发展带来的实惠,西安航空基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通过密切跟踪并动态掌握新居民就业需求和情况,建立新居民再就业技能培训中心、免费对新居民开展培训并进行岗位推荐,组织多场招聘会为新居民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机会,让新居民共同参与航空基地建设,共享基地开发建设成果。2013年共免费培训4批次共计300余名新居民,组织各类招聘会10次,解决就业逾1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