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空客公司认为速度监测器不是空难事故的主因,但其发生的问题至少也是事故的一大诱因,而先前调查的焦点其实就放在速度监测器上。2009年5月31日傍晚,法航447航班自里约热内卢起飞后,在空中飞行了3个小时40分。强大的气流连续摇晃了飞机长达半个小时,大多数乘客都清醒着。突然,仪表显示外部温度上升了几摄氏度。可是,飞机正在海拔11000米高空飞行,温度绝不可能升高。错误的读数因飞机外的感应器上覆盖了厚厚一层冰晶所致。这些冰将机外的一些探测器隔离起来,这正是灾难的开始。
在大西洋上空穿越雷雨云时,越来越多的冰扑向飞机,这个过程中,冰又毁坏了其他更重要的感应器:铅笔形状的速度监测器(又叫皮托管)。驾驶舱监视器上,一个接一个的警示灯亮起来。自动驾驶仪、自动引擎控制系统和飞行电脑也接连关闭。飞机仿佛遭遇中风。法航447的最后时刻开始了。当速度监测器失灵4分钟后,飞机坠入大海,机上228人全部遇难。
飞机承载过重导致飞行路线未改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要知道A330型客机曾被称为是最安全的客机,而法国航空公司本身也有着良好的安全记录。为了调查此次灾难,专家们参考了其他几十起空客事故,并且派出探测船和潜水艇到事发海域搜寻飞机残骸和黑匣子。在找到黑匣子之前,调查人员还对事故前飞机通过卫星发给法航总部的24条自动故障信息进行了详细分析,而通过搜寻到的飞机残骸也得到了一些关键线索。
当地时间2009年5月31日夜晚,大西洋上空的天气不错。除了雷达之外,月光也能帮助驾驶员发现危险的云层。在悲剧发生的晚上,其他飞机为防天气突变改变了飞行路线,绕过多发雷暴的危险地带,其实也就是南北半球分界的地方。为什么只有法航447一头冲进了危险高发地带?悲剧的种子可能在飞机起飞前就已埋下。
里约热内卢伽利略机场,当地时间下午6点,机长马克·杜博伊斯浏览447航班的飞行计划后将232.757吨这个惊人重量输入电脑。这个数字只比空客A330的最大允许重量少243公斤。除了乘客行李,货舱里还装了10吨货物。杜博伊斯往油箱内加了70吨煤油。考虑到飞机每分钟要消耗100公斤煤油,70吨其实不算多。储备燃料没有多少回旋余地。当抵达巴黎机场后,飞机油箱内的燃料必须不低于一定数量。所以大的路线修改几乎不再可能。当然在最坏的情况下,可以在波尔多甚至里斯本再次加油。但驾驶员通常不愿意那么做。这会造成更多延误,增加飞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