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们来养老院送爱心,结果老人在使用了志愿者们送来的“暖宝贝”后小腿被烫伤。当老人的家属想向生产厂家维权时,厂家要求提供购买商品时的发票。“这太尴尬了,东西本来是人家好心送来的,我们这咋好意思再找人要发票去?”老人家属说。
老人
贴了20分钟就被烫伤了
昨日上午,在西三环天合养老院内,许多老人趁着天气好,纷纷来到院内晒太阳,但86岁的陈秀仙却只能躺在床上休养。2个多月前,她的左腿被一片“暖宝贝”烫伤,至今未愈。
陈秀仙回忆说,大约在今年1月底,养老院的护工给每位老人发了2片“暖宝贝”,说可以贴在膝盖等部位保暖。之后,陈秀仙将“暖宝贝”贴在了左腿膝盖下方,“虽然中间隔了一层秋裤,但还是能感觉到热热的。”陈秀仙说,“大概过了20分钟,我感觉贴东西的位置有些疼,就赶紧到厕所把它揭了下来,谁知腿上已经被烫起巴掌大一片水泡。”陈秀仙赶紧叫来敬老院的护士,“当时怕家里人担心,就没告诉他们。”陈秀仙说。一周之后,陈秀仙的孙女闫女士来看望她时,发现她被烫伤了,把她送到陕西省人民医院治疗。
家属
志愿者肯定不想让老人受伤
“我后来把那个暖宝贝的包装找了过来,发现上面的使用说明里面,并没有可能导致烫伤的警告。”闫女士说,“奶奶是按说明使用的,将暖宝贝贴在内衣上,并没有什么不当的操作。”
闫女士表示,事后她了解到,敬老院内一名护工在使用时,肩部也被轻微烫伤。“护工使用的时间也不长,也是按说明操作的,因此我怀疑是这批产品质量有问题。”闫女士说,按照包装上的地址和电话,她联系了生产厂家——上海暖友实业有限公司,沟通后,对方表示,如果闫女士怀疑产品质量,须提供购买产品时开具的发票。
经过打听,闫女士得知这批“暖宝贝”是志愿者捐赠的,这下她犯了难。“志愿者是做好事献爱心,他们肯定不会想到老人因此受了伤。”闫女士说,“想维权又怕伤了他们的心,把我难住了。”
养老院
今后将对捐赠物品进行筛选
昨日上午,天合养老院赵院长表示,陈秀仙被烫伤后,院方紧急将发出的“暖宝贝”都收了回来。赵院长表示,这批“暖宝贝”是今年1月份,两名社会志愿者送到养老院的。“这也是我们第一次收到这样的捐赠物品,没有想到会存在危险。”赵院长说。
赵院长介绍,院方每年都会收到社会各界的捐赠物品,大部分都是米面油、被褥等生活用品,院方并没有具体的准入标准。“如果是食品,我们会检查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等,生活用品之类的,我们也不太好判断具体质量。”赵院长说,“因为人家也都是来献爱心的,只要来了我们就接待,实在不好拒绝。”赵院长表示,这次事件之后,院方会考虑认真筛选志愿者捐赠物品,对可能存在危险的捐赠品,院方将统一进行保管,不让志愿者“好心办了坏事”。
义工
很少留意产品生产日期、厂家
记者试图联系这批“暖宝贝”的捐赠志愿者未果。
对于此事,一些经常参加公益活动的热心人士表示:“原来我们还真很少注意这样的问题。”
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做义工的刘晓华说,他们平时也经常给福利院、敬老院送一些东西,从未想过给受助者一些假冒伪劣产品,但确实也没有留意过生产日期、厂家这些标志。而在看望受助者的时候,“我们也不会给他们购物发票,那样显得我们好像在‘表功’一样,怕变了味。”
刘晓华说:“看来我们今后也要注意这些细节,送给他们的东西出了问题,比自己买东西出问题更尴尬。而且要告诉他们,如果有质量问题,可以联系我们,我们来一起维权。”
本报记者孙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