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买车被要求交高昂服务费、强制购买车险否则“免谈”、保养时夸大车损引诱消费者换件……汽车4S店在带给消费者极大便利的同时,也让不少人不得不面对种种“车轮上的烦恼”。
记者走访发现,隐匿在4S店中的“潜规则”还远不止这些,几乎遍布售前-售中-售后的各个环节。林林总总的所谓“行规”下涌动着行业失范的“暗流”,也侵害着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金融服务费“都去哪儿了?”
以“金融服务费”“贷款服务费”“贷款手续费”等为主的各类额外费用几近成为行业“潜规则”。
郑州市民姚先生决定贷款购买一辆某合资品牌轿车,4S店却告知还款期间每年需交1000元的“金融服务费”,走访其他几家4S店发现这几乎成为“标配”。“贷款本身已含有利息,为什么还要收取这项费用?”姚先生不满地反问。
姚先生的经历并非孤例。记者近日在西安多个汽车品牌4S店采访了解到,以“金融服务费”“贷款服务费”“贷款手续费”等为主的各类额外费用名目繁多,几近成为行业“潜规则”。陕西天一汽车销售有限公司销售员周先生表示,贷款购车每辆4000元的服务费是“行规”,所有店都会收取,“没什么好疑问的。”
面对消费者的质疑,一些销售人员表示,金融服务费大多为4S店代银行或金融公司收取,4S店自己并无利可图。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所谓的金融服务费就是4S店自己额外收取的费用,和银行并无关系。”西安高新区一家中法合资车4S店资深销售人员李肖向记者透露,为获得这部分收入,销售人员往往会极力推荐消费者贷款购车,并用“4S店以公户身份向银行申请贷款,会产生额外费用”等理由,向不明就里的顾客收取金额不等的费用。
李肖介绍说,在市场竞争激烈导致利润变薄后,金融服务费便成为4S店创收的重要手段。“每年1000元-2000元,视品牌不等,这是4S店在销售环节主要的利润来源。我们店的销售顾问每卖一辆车才有两三百元提成,销售压力这么大,如果没有额外收入,谁会干啊?”
面对整个行业形成的“潜规则联盟”,消费者看似选择多样,却几无讨价还价余地。几番周折之后,姚先生还是接受了4S店的“行规”,“没办法,所有店都收,连拒绝的机会都没有。”
服务费仅是4S店猫腻“冰山一角”
从售前强制购买的产品,到售中暗藏玄机的合同,再到售后以次充好的配件,消费者购车陷阱丛生。
陕西省消协副秘书长魏和平表示,金融服务费是典型的“霸王条款”,属于违法违规行为。而一些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巧立名目收取服务费仅仅是一些4S店经营猫腻的“冰山一角”。
“多数4S店会强迫顾客买保险,因为店里和保险公司有提成协议。”李肖说,以一辆22万元左右的中档商务车为例,办齐全套“6+1”险种大致需要6000多元,仅此一项,4S店将至少获得800元的抽成。
“搭售商品、强制消费,中等规模以上的汽车经销企业或多或少都存在这些问题。一是强制搭售汽车装潢,从几千元到数万元不等,如果消费者拒绝,则会被告知无车可提或提车日期无限延后;二是强制消费者在指定金融机构办理保险或按揭;三是利用手中紧俏车型资源和消费者急于提车心理,要求支付高于购车款的价格,享受‘插队’待遇。”陕西省工商局市场处处长侯云章介绍说,这些行为虽形式不同但均涉嫌违法违规。一位业内人士称,福特、大众等个别国外品牌车辆,尤其善用“饥饿营销”策略攫取额外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