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3月25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本报讯(通讯员 苏艳利 记者 齐宇强)“拾到的钱包里有钱有证件,失主肯定很着急!赶紧还给人家,咱也安心。”3月7日,说起前几天捡钱包的事,今年66岁的王老师说。

  王老师名叫王森堂,家住咸阳市秦都区渭滨办东南坊三街。3月4日晚饭后,王老师和老伴出门散步健身。

  “你看,地上的黑夹夹不会是谁丢的钱包吧?”

  “不可能,如果是钱包还能没人捡?”王老师的老伴半开玩笑地说。捡起角落的“黑夹夹”打开一看,除了身份证、驾驶证、银行卡整齐地夹在钱包内,还有一沓沓红色的百元大钞。

  “要赶紧找失主,你看还有这么多证件,补办起来多不容易!”一边王老师的老伴四周打听寻找失主,一边王老师在钱包中寻找着失主的“蛛丝马迹”,终于在一张租借条上找到一个名叫小田的电话。

  “你是不是丢了一个钱包啊?”

  “哎呀,是啊,正着急要去哪里找,太感谢您了,我马上过来认领。”

  出于对失主的负责,整整二十分钟,王老师“打破沙锅”般询问小田钱包里都有什么,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初步确定小田身份后,王老师在原地耐心等待小田的到来。

  急匆匆赶来的小田30多岁,是当地一个刚刚起步的小包工头,由于着急出去办事,钱包什么时候丢的、怎么丢的自己也不清楚。

  “叔,太感谢您了,我明天还要给别人付款,钱包里现金虽然只有900元,可这几张银行卡里还有五万多块钱啊!今天找不到,明天都不知道怎么办了,您真是好人啊!我一定要好好感谢您!”

  “谢就不必了,人在世一辈子,谁都有遇到难处的时候,只有互相帮助,你好了,我好了,他好了,国家就好了,社会也就好了。”王老师说。

编辑:曹静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