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4月02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国内

  一页一页翻看朱彦夫的工作日记,一位有着重残之躯的共产党员的赤胆忠心跃然纸上。

  “先烈们,为了革命事业,在刑场上,牢房里,利用每一点机会,每一刻时间,同敌人进行殊死的搏斗,难道我不能在这样阳光普照、温暖宜人的大好条件下,为党的伟大事业挺身奋斗,直到心脏的最后一跳吗?”

  “我应当做个什么样的党员?经不住风雨吹打,欲坐温室吗?或因残废而侥幸原谅自己,让别人奉承几句‘残废这样重,还能工作,真了不起’而徒有虚名吗?不能,我要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做够一个人的实有的工作量。”

  “我开始预料到,也许领导看我残废太重,不好意思批评……但是,不管怎么样,我决不能抱任何侥幸心理,别人指出的灰尘要洗,别人不指出,自己要经常照照镜子,透视一番,化验一番,主动把灰尘洗掉。”

  …………

  3月18日,在朱彦夫家中,有记者问:“群众在您心中是什么位置?”

  “群众是我的老少爷们儿、我的服务对象。”81岁的朱彦夫几乎是脱口而出。

  曾经有人问朱彦夫:“除了苦难,你有幸福吗?”

  朱彦夫很肯定地回答了对方。他说:“起初,自己能走上几步而不至于摔倒,就感觉幸福得心花怒放。在支书的岗位上,每当为群众办成一件实事,幸福的感觉竟是那样不可名状。”他还说,人活着,就得奋斗,奋斗着,就是幸福,奋斗不止,幸福不断。(光明日报记者 龚 亮 赵秋丽)

   赞“中国的保尔”朱彦夫

  朱彦夫的人生,铁骨扬正气,热血写春秋。

  14岁当兵,18岁重残,昏迷了93天,动过47次手术。一生的履历上记录着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等上百次战斗。

  25年的村支书生涯,以重度残疾的身体,带着村民治山、治水、造田、架电,让一个穷山沟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庶村、先进村。

  他双腿残缺,却带领乡亲们在发展的道路上跋山涉水、风雨兼程;他没有双手,却能在人生每一个阶段都掌舵领航、肩挑重担;他左眼失明、右眼弱视,却有着远远高于普通人的眼光和视野;他重度残疾,却端住了“枪杆子”、拿稳了“锄杆子”、握住了“笔杆子”,几乎在人生每一个侧面都书写过震撼人心的故事。

  他是普通人的榜样,更是基层干部的镜子。以重度残疾的身体行常人所不能行、忍常人所不能忍,见意志;为了一方百姓的发展致富倾尽毕生心血,见精神;当支书25年,没有接受过村里一次宴请,没有吃过群众一顿饭,见党性;公而忘私、国而忘家,见品格。基层干部不好当,但苦不过朱彦夫的条件,难不过朱彦夫的困境;基层干部面临的工作繁重、琐碎、千头万绪,但朱彦夫一样把困难变成了砥砺、把压力变成了动力和魄力。

  他一生都是群众路线的践行者,更确切地说,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群众、奉献给了国家。对他而言,群众路线不是外在要求,而是价值观;践行群众路线不是多难的事情,就是日常本分。敬业、奉献、坚守党性、心怀人民,不过是一个共产党人最自然而然的态度。

  俄罗斯媒体曾称朱彦夫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他的经历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一种展现。在今天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应该有更多的党员干部对照着“中国的保尔”照照镜子,找找差距。他的故事,震撼我们的内心,涤荡我们的灵魂。(光明日报评论员)

编辑:曹静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