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7时30分,中科院院士、前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应邀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演讲,和同学们聊闲话、谈人格。
李培根在讲“人格培养”时,谈到了几种常见的“恶”。
平庸也是一种“恶”
“我们人格教育就是要使我们的年轻人要尽量去避免恶。”
首先是平庸之恶。在今天青年一代人中间还存在着冷漠、麻木,对社会的很多事情不关心,这是很大的社会问题。“年轻人没有理想,冷漠、麻木,他就不是真正社会意义上的青年人,而只是年轻人。”“我们还很容易看到从众之恶,没有独立人格,”李培根举例,比如说反日大游行的时候,见到车就砸。
“工具之恶,有一些人心甘情愿的成为某种工具,当然有一种情况是在高压下成为工具,我觉得是没有独立人格的表现,实质上还是利己人格。我们很多很有名的学者在权力面前丧失了道德。”李培根说,同学们可能经常碰到损人利己之恶,也就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很小的恶,比如说占座,在大学里面经常发生的,在食堂或者在图书馆里,一个钥匙丢在那里,很长时间这里没人,这实际上是浪费公共资源。
痞子之恶。我们社会上现在有些很怪异的人,我把他叫痞子之恶,比如有些年轻人摸了狗一下,就被狗主人说狗受到了惊吓,就被逼着下跪。酒吧里一个人看了另外一个人一眼就被打成重伤。
人格分裂之恶。清华的刘海洋把硫酸泼到狗熊身上,还有长沙某高校一个男生同时与班上两个女生谈恋爱,因为感情纠葛一个女生被杀害,碎尸、抛尸体。这都是人格分裂导致的。
“根叔”推荐“服务学习”
演讲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一位研究生提问:您觉得针对现代大学生人格中的一些缺陷,作为高校的领导者应该做些什么?
“我自己做得不好,我前天卸任的演讲中提到人格教育的问题。”李培根举例,“我的母校机械系推行服务学习,比如把学生送到南非贫穷的乡村里面,看那些村民用水的情况。学生们看到世界上还有人生活在这样的状况之中,那么我们学机械的人,可以考虑以后能够为这些人做些什么。”
本报记者任娇
>>知道一下
“根叔”是谁
2010年,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校长李培根院士在2000余字的演讲稿中,把4年来的国事、校事、校园人物、网络热词等融合在一起。短短16分钟的演讲,被掌声打断30次,全场7700余名学子起立高喊“根叔!”有学生说“我们的世界,他都懂”。就此,“根叔”成为网络热词,其演讲全文,也红遍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