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广网北京4月9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8号上午,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常万全上将与来华访问的美国国防部长查克·哈格尔进行了两轮会谈,并共同会见记者。双方就东海、南海、美对台军售等影响亚太安全的问题表达了看法。面对记者谈到的东海和南海的领土争端问题,哈格尔表达了美方立场。
哈格尔:在东海以及南中国海争端方面,有关这些具体的争索,美国不持立场。具体谈到菲律宾和日本的时候,这两个国家都是美国长久以来的盟国,我们都签署了自卫条约,我们将全面致力于履行这些条约所带来的义务。
在同样的问题上,常万全部长的语气则坚定而自信,再次重申领土主权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
常万全:在领土主权问题上,我们不会妥协,不会退让,不会交易,更不允许受到一丝一毫的侵犯。中国军队肩负着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的使命,我们时刻做好应对各种威胁和挑战的准备。只要党和人民需要,就能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哈格尔访华之前,在日本与日本防卫大臣小野寺五典举行会晤。谈到钓鱼岛问题时,哈格尔可没有像在北京这样"柔和",他强调,美方欢迎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为日本撑腰打气。而在南海问题上,哈格尔也是袒护菲律宾,指责中国。
昨天,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龙与哈格尔会晤时,范长龙当着记者的面坦言对哈格尔日前的言行表示不满。
范长龙:你在与东盟防长的一些讲话和在日本政界媒体的讲话,态度很硬,态度很鲜明,中国人民包括我个人看了以后是不满意的。
哈格尔这次亚洲之行,在中国遇到了中国军方的强硬回击,美国媒体是如何看待哈格尔的此次访华?
《全球华语广播网》美国观察员余浩:美国媒体非常关注哈格尔防长访问中国的三天行程,因为在东京时哈格尔在不同的场合,再三向日本人保证,美国会履行对日本的安全承诺,并要求中国不要使用武力或者用胁迫的手段来改变现状。结合它在夏威夷举行的美国与东盟防长会议上的讲话,使得外界担心此次哈格尔访华之行会不欢而散、无功而返,但是哈格尔抵达中国的第一天就获准参观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不仅令哈格尔本人感到高兴,美国媒体也大多正面报道,称中国意外的允许哈格尔参观,是朝着加强透明度方向迈出的一步,但是第二天在北京与中国国防部常万全的会谈和与中国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龙的会见气氛就完全不同。中美双方在东海、南海主权争端网络安全等问题上明显存在分歧,而且都直率地表达出来,《纽约时报》的报道标题甚至使用了争吵一词。在谈到网络安全之争时,《纽约时报》承认哈格尔处于困难的境地,因为美国自己的网络监控行为也不总是透明的。由此可见哈格尔防长呈现在美国媒体的这次访问中国之行,是一种针锋相对的状态,对于日前哈格尔在东京是美方不断的在保证,日方则不停的唱好日美同盟关系的同声同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8号的记者会之前,几乎没有人预料到中美防长会如此开诚布公的谈问题。中国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教授朱成虎表示,哈格尔的表态是值得研究的。
朱成虎:我觉得美国人这种表态肯定在一定的条件下它可能有它的必要性,虽然说他要向盟国表示他不会抽离,向盟国表示他不会背弃他们,不会抛弃他们,同时也向盟国表示会更大规模的卷入亚太地区的事务,但是美国人到底能够做多少事情,这是另外一个事情,要看它的实力了,这个现在美国的实力也不是说像冷战时期那样的或者是在冷战后这段时期,冷战初期那样的一个美国了,所以他有很多东西可能也是力不从心的。
哈格尔曾强调所谓的"中国责任"。他在日本访问时影射说:"不能四处重划边界,依靠武力、威逼和恫吓去侵犯他国领土完整和主权","想与我们的中国朋友们谈论这一点。"朱成虎认为,在这个问题上,哈格尔的这番话更适合对美国自己说,因为在这个地方发挥破坏性作用的不是中国而是美国。
朱成虎:因为你现在不管是钓鱼岛还是南海问题实际上它这个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秩序没有得到贯彻和落实的问题,这个没有落实根本原因还是在美国,其实就是在波茨坦公告和开罗宣言就非常明确的解决了这个问题的,但是是美国方面让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第一,中国没有要购岛,第二中国没有要国有化,第三中国不是最先派军机进入钓鱼岛领空的。第四中国不是最先派军舰进入钓鱼岛海域的。所以我觉得美国人要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国家,不要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损害了美国的长远利益。
对于严重缺乏互信,急需通过增加接触交流,化解误会误判的美中军事关系来说,哈格尔此次访华到底有何积极意义?
朱成虎:这次访华高规格接待都表示着双方都有意愿要发展一个建设性的双边军事关系,这是因为双方都认识到当前的中美关系是严重的滞后于中美两国的总体关系的,这个共识我想大家都是有的,我觉得范副主席在这次讲话中对他的讲话表示关切,我觉得是非常可以理解的,实际上你是在纵容日本,给日本传递了一个非常不好的信息,认为将来中日之间一旦爆发冲突,你一定会站在日本的一边,这样的话对缓和中日关系,对发展中美军事关系,对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毫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