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拒推荐
美食是很私人的东西
记者:制作《舌尖上的中国》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陈晓卿:是饮食差异!美食是一个特别私人的东西,你觉得解馋的别人不一定有同感,南北地区不同的差异给我们带来的困难比较大,另外我们在片子里最不愿意说的就是历史,如果表现得不好就会像掉书袋。比如说乾隆下江南,我们甚至统计过,如果用他下江南的食物传说故事来计算,他每天都在吃那些传说中吃都吃不完的菜,他肯定会问:“时间去哪儿了?”
记者:片子拍完之后您给什么人看了吗?
陈晓卿:今年清明,我用电脑在安徽放给当地居民看,结果有的老人看着看着睡着了,也有开始聊天的,但另一场合——我给一些朋友们放片的时候,饭馆的服务员就忘了上菜了,就完全忘了。我就知道一部分老年人可能不是我们的目标,但年轻人应该没问题。
记者:有人给您推荐菜目吗?
陈晓卿:有,我的微博私信每天能接到二三十个信息,最多的时候一天100多个,都是来说自己家乡的美食。什么“我想你们来拍一下我们的山药粉,特别好吃……”还有一些亲戚朋友找过来想让我拍,我也都婉拒了。要是开了这个口子,那找来的人更多了。
记者:《舌尖2》里面会有哪些有意思的菜?您可不可以提前给我们透露一下?
陈晓卿:我就说一个吧,不能剧透太多。比如“烧南北”,这是几十年前北方非常出色的一道菜,其实就是蘑菇烩玉兰片,用北方的口蘑和江南的竹笋在一起炒。这道菜给你的不仅仅是美味,是中国人在美食方面的审美,能带给你无穷的空间联想。尤其是在过去交通不便的年代,这两种食材能够走到一起,显得多么珍贵。
记者:还有一件事我特别感兴趣,就是关于我们天津的美食。
陈晓卿:天津美食我们拍了煎饼馃子,你想看?那得等,最后一集才出来呢,6月份就能看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