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主对汽车基本常识缺失与维修人员职业素养的低下是造成维修陷阱的主要原因。
现在有车一族越来越多,但是真正懂车的车主却少之又少。这就让汽车维修行业大有空子可钻,收了钱却不做保养,配件以次充好,在汽车维修保养上,修理店各显神通,想着各种法子坑车主。前不久西安更是曝出一位车主在维修自己的爱车时,行车记录仪记录下了修理工收了钱却不给车子做保养的情况。专业人士称,想要不被骗,最好还是车主多了解汽车方面的知识,否则就算汽修工当着车主的面使坏,车主也未必能发现。
不懂不专业 汽修坑你没商量
日前,家住西安东郊沁水新城的秦先生向西部网反映,自己在给爱车做保养的时候也遇到了类似的事情,同样是交了钱的保养项目,维修工却没有做。
“我以前给车做保养的时候一般都在旁边,那天我太累了,就想先回去睡会儿,等会儿再来取车。而且我多次在那保养,跟老板也比较熟悉,所以还是挺放心的,但是没想到就出了事。”
秦先生说,当时在店里说好的保养项目是更换机油、机滤、气滤,空滤,但是没过一会儿维修店就给自己打来电话说保养做好了,“因为经常做,所以还是比较了解,那天保养的时间比平常短了很多,所以当时就有点怀疑。”
随后秦先生自己动手检查了一番,“空滤比较容易拆卸,我就拆了出来,感觉也不是很脏,所以当时也不确定,最后老板拿了个新的,一对比就看出差距了。”
最后店里的修理工承认自己并没有给秦先生的车换空滤,“他说,觉得不是很脏就吹了一下。”
不想被坑 专业知识必不可少
针对4S店、汽修店可能出现的各种欺诈行为,记者联系到了陕西交通广播资深汽车节目主持人李昕,他认为,作为车主应该了解车辆最基本的知识,但是大部分车主并不知道怎么判断简单故障,这是造成维修陷阱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在去4S店维修车辆,车主是不能进入维修车间,也看不到维修过程。但是即便看到了,车主没有辨别能力也是白搭。”
“针对如何避免修理中的欺诈问题,没有一个标准答案,说到底就是用车人针对汽车基本常识缺失与维修人员职业素养之间的矛盾。”
李昕说,现在不少汽车维修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加之工作量的设定直接决定提成收入的多少,如果维修人员现场指鹿为马,车主也无法辨别,何况维修车间存在一定危险性,维修人员以“非专业人士请勿靠近”为由拒绝观看也属于正常要求,所以建议广大车主在购买车辆后,应该至少阅读使用说明书,了解机滤和空滤等基本常识,并且在行车过程中,多加留心,熟悉一些车辆基本常识非常重要。
作为车主,秦先生也坦言在维修时产生的问题,其实并不好发现,“一是我还懂点车,二是我的车不算高档车,用自己的工具就能打开查看。要是高档车即使懂,没有专门的设备,想查看也根本没办法。”
值得一提的是,秦先生说自己的一些关于车辆的知识,除了开车后自己摸索外,更重要的是自己当时学车的时候教练有过基本的讲解,“我06年学车的时候,理论课要专门上,教练也会讲一些有关车的基本知识。”而据了解,现在驾校的理论课程大多都是把教材发给学员,由学员自己学习,根本无人教授。
发现问题怎么办 律师称三种途径可维权
如果车主发现自己遭受欺诈或者质疑维修过程中存在隐瞒的嫌疑,又该如何维权呢?
西安金镝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平给出了建议。王平说,如果消费者发现遭遇维修潜规则有三种途径维权,一是可以向4S店直接当面提出,要求其立即改正。如果遭遇拒绝或者拖延,可以采取第二种办法,及时向消费者协会投诉。要是投诉无果或牵扯争议太多,便可以走法律诉讼途径。
“客观地说,以上三种办法,我不太建议第三种,希望车主能在前两个办法中就解决问题,毕竟走法律诉讼成本高时间长,能够双方商议解决就是最好。”王平说关于取证,每个车主自我判断能力不一样,如果质疑,也可以寻求第三方维修机构来帮助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