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武汉,皇甫江武抱着一个着火的液化气罐跑到火场十几米开外的空地放下来,用湿布将其盖灭
近日,“抱火哥”火了,本报4月19日A03版报道了这个26岁的陕西小伙,他怀抱喷着火苗的液化气罐冲出火灾现场,网友赞其英勇,但同时也为他捏了把汗:都冒火苗了会不会爆炸?
“抱火哥”:
经常抱液化气罐,带火苗的是第一次
“抱火哥”名叫皇甫江武,26岁,陕西白水人,武汉市消防支队徐东路中队合同制消防员,近日因为一张抱着喷火液化气罐冲出火场的照片走红网络。
“经常抱液化气罐,带火苗的是第一次。”皇甫江武说。“抱火哥”确实英勇,明知危险还往上冲,那么“抱火哥”当时面临的危险有多大?他又是如何规避这种危险?
本期好奇心,中石油陕西液化气仪器销售公司的专业人士和陕西省公安消防总队防火监督部火调处负责人、高级工程师两位专家为你揭开谜底。(两位专家比较低调,不愿透露姓名)
“抱火哥”抱的液化气罐为啥会喷火?
液化气遇氧和明火加热到达燃点
从皇甫江武的讲述来看,他自己也很后怕,担心液化气罐爆炸,况且还是喷着火苗的液化气罐,那么当时皇甫江武抱的液化气罐为何会喷火呢?据了解,燃烧就是某个物质在达到一定的温度后(称为燃点),与助燃剂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并放出热量和光的过程。想要引发燃烧,可燃物、助燃剂、到达燃点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比如,当用打火机点燃一张纸时,纸就是可燃物,空气就是助燃剂(严格说起来是空气中的氧气),而打火机提供的热量把纸加热到了它的着火点。
中石油专家分析,“抱火哥”的液化气罐之所以会燃烧,是因为液化气罐靠加压液化,阀门被烧坏后气瓶内气体(液化气,可燃物)因压力较大而喷出瓶口,接触到空气(空气中的氧气是助燃剂),遇到火源被加热到达燃点,燃烧的三个条件得到满足,就形成了火苗。
消防官兵如何“防爆”?省消防总队高工说,作为消防官兵,抱着喷着火苗的液化气罐确实很危险,这时就需要做出一些防范措施,“抱火哥”的战友当时不停地给液化气罐喷水降温,就是一种“防爆”措施。
喷火液化气罐有多大爆炸可能?
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危险并存
巨大火苗虽然危险却能够看到和防范,而隐形的爆炸却无法预估,那么“抱火哥”抱的液化气罐为何没爆炸?爆炸的可能有多大呢?
专家称,爆炸分为化学爆炸和物理爆炸。化学爆炸是因物质本身起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和高温而发生的爆炸。物理爆炸则是密闭容器因为外部加热,让其中的气体没有足够的空间膨胀,压强变大而撑破容器。虽然结果也是一声巨响,但这些气体本身并未发生改变。
“是有爆炸危险的,所以他是真英雄。”省消防总队高工介绍,当液化气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浓度达到一定比值时,遇到明火或高温都会发生爆炸,这是化学爆炸。同时,“抱火哥”抱的液化气罐罐口喷出火苗释放出巨大的热量,这种热量传递给罐体,让罐里的可燃气体的温度越来越高,压强也越来越大,当超过罐体金属的承受极限时,液化气罐也会被气体撑破,从而发生物理爆炸。
什么情况下会爆炸?
燃气浓度在1.5%~9%之间都会爆炸
中石油专家称,所有的可燃气体都会引发爆炸,液化气也不例外,前提是要有适当的比例与氧气混合。
当液化气泄漏后与氧气的比例达到一定程度时,只要提供一点热量(比如电灯开关时的电火花),燃烧就能迅速发生,从而发生爆炸。“抱火哥”的液化气罐里的可燃气体,就是因为氧气含量太低,达不到爆炸极限,所以才不会爆炸的。而如果这个液化气罐已经泄漏了一段时间,屋子里积累了大量可燃气体,再遇到火焰就可能发生爆炸。“当液化气在相对封闭的空间内与空气的比例在1.5%~9%时,遇到明火或静电就会引起爆炸。”该专家称。
这些安全要注意
如何安全使用液化气罐?
用肥皂水检查是否漏气
液化气、天然气的使用虽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但一旦发生漏气,可能开灯这个小动作就会产生爆炸,那么,生活中如何安全使用呢?中石油专业人士介绍,一定要经常检查皮管、减压阀是否漏气、老化,可以用肥皂水抹在这些地方,打开液化气罐后如果出现冒泡现象就要注意,可能是发生泄漏了,需要请专业人士前来维修。
同时,使用的液化气罐要定期到检测站检测,不可使用过期未检的。要使用正规厂家灌装的液化气(钢瓶瓶体喷注有灌装企业名称),不要贪图便宜使用低价掺假的劣质气。日常使用完,一定要检查关闭液化气罐阀门。最好使用新一代智能液化气罐,安全系数更高。
发生危险怎么办?
安全前提下断电开窗关气
“现在的液化气都有预警措施,会给燃气加臭。”消防总队高级工程师说,一旦发生泄漏,空气中就会有臭味。这时候,一定不能开灯,因为很可能一个电火花就会引发爆炸。正确的做法是,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先关掉家里的电源总闸切断电源、打开窗户稀释室内的燃气浓度,然后关掉燃气阀门。
“‘抱火哥’的这种行为绝对不能模仿,这需要非常专业的操作。”该工程师说,如果普通市民遇到“抱火哥”这种火灾现场,千万不能模仿“抱火哥”,普通市民最好的做法就是远离现场并拨打“119”报警电话。 本报记者赵瑞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