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5月29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作文大赛材料

  风雨

  ■贾平凹

  树林子像一块面团了,四面都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接着就向一边倒,漫地而行的;呼地又腾上来了,飘忽不能固定;猛地又扑向另一边去,再也扯不断,忽大忽小,忽聚忽散;已经完全没有方向了。然后一切都在旋,树林子往一处挤,绿似乎被拉长了许多,往上扭, 落叶冲起一个偌大的蘑菇长在了空中。哗的一声,乱了满天黑点,绿全然又压扁开来,清清楚楚看见了里边的房舍,墙头。

  垂柳全乱了线条,当抛举在空中的时候,却出奇的显出清楚,刹那间僵直了,随即就扑撒下来,乱得像麻团一般。杨叶千万次地变着模样:叶背翻过来,是一片灰白;又扭转过来,绿深得黑清。那片芦苇便全然倒伏了,一节断茎斜插在泥里,响着破裂的颤声。

  一头断了牵绳的羊从栅栏里跑出来,四蹄在撑着,忽地撞在一棵树上,又直撑了四蹄滑行,末了还是跌倒在一个粪堆旁,失去了白的颜色。一个穿红衫子的女孩冲出门去牵羊,又立即要返回,却不可能了,在院子里旋转,锐声叫唤,离台阶只有两步远,长时间走不上去。

  槐树上的葡萄蔓再也攀附不住了,才松了一下屈蜷的手脚,一下子像一条死蛇,哗哗啦啦脱落下来,软成一堆。无数的苍蝇都集中在屋檐下的电线上了,一只挨着一只,再不飞动,也不嗡叫,黑乎乎的,电线愈来愈粗,下坠成弯弯的弧形。

  一个鸟巢从高高的树端掉下来,在地上滚了几滚,散了。几只鸟尖叫着飞来要守住,却飞不下来,向右一飘,向左一斜,翅膀猛地一颤,羽毛翻成一团乱花,旋了一个转儿,倏乎在空中停止了,瞬间石子般掉在地上,连声响儿也没有。

  窄窄的巷道里,一张废纸,一会儿贴在东墙上,一会儿贴在西墙上,突然冲出墙头,立即不见了。有一只精湿的猫拼命地跑来,一跃身,竟跳上了房檐,它也吃惊了;几片瓦落下来,像树叶一样斜着飘,却突然就垂直落下,碎成一堆。

  池塘里绒被一样厚厚的浮萍,凸起来了,再凸起来,猛地撩起一角,刷地揭开了一片;水一下子聚起来,长时间的凝固成一个锥形;啪地摔下来,砸出一个坑,浮萍冲上了四边塘岸,几条鱼儿在案上的草窝里蹦跳。

  最北边的那间小屋里,木架在吱吱地响着。门被关住了,窗被关住了,油灯还是点不着。土炕的席上,老头在使劲捶着腰腿,孩子们却全趴在门缝,惊喜地叠着纸船,一只一只放出去……

  导师 贾平凹

  顺藤蔓去摸出各自的瓜

  (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

  《风雨》确乎很久了,记得是1982年秋天在宝鸡写的。

  让我选一篇“作文”,和同学们交流。怎么选?瓜地挑瓜,都是自己种的,不管咋挑,反正得抱一个出来,至于是否适合同学们,我没把握。之所以愿把它重新抱出来,或者说授权给同学们去吃去检验,仅是希望同学们把它当个引子,它不是瓜,是一条蔓,大家顺藤蔓去摸出各自的瓜吧。同学们读书多,又多少年领悟,相信会有更多想法和办法,去种出更多更好的瓜吧。

  导师 肖云儒

  写作是人生的热身赛

  (著名文化学者)

  有道是:创造新篇难,延伸别人的佳作更难,发展提升名人名作,当然难上加难、尤其难了!一篇文章所以被称为佳作、名作,肯定有其异于俗眼、不同凡响的地方,要延伸发展它,便不能在俗思俗套中兜圈子,要以自己的生命来融通原文的生命,将原作者的感受转化为自己独有的感受,大约才可能拓出一点新意来的。

  青少年练习写作,不只为语文课有个好成绩。写作是人生的热身赛。写文章需要眼的观察,心的体会,脑的思考,需要将观察、思考、感受转化为语言,将语言组构成美文,以传播、感染社会。在写作中,你会不期然地按照文章的境界去约束自己、升华自己。无论从哪方面来说,这都是对一个人素质的全面锻炼。写作是知识教育、人生教育、品德教育、情操教育,它是德育、智育、美育。它会深刻地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影响一个民族未来的面貌。

  导师 方英文

  你的心灵世界流淌着“华夏文章”

  (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科举时代,读书人凭借作文步入仕途,以此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多数人饱读诗书、下笔成文、书法漂亮,成为风雅古国里的高端景观。但他们并不是书呆子,而是修养全面、博通诸学,无愧于其生时代之先进文化的代表者。汉字汉语言,永远位列于中华文明之首席,因为这是全人类唯一不曾中断过的文明。汉字汉语言永远不过时,因为她具有神奇的开放性与更生性,始终与日并新。

  学好汉字,能用汉字而成“文采飞扬”,便是最有效的自我提升与美化,更是最高雅的追慕前贤与热爱祖国。祖先因文章而不朽,而世代浇灌后人的心灵。用母语思维,这便是家与国的精神活动。你即便到达南极,甚或登上火星,那你等于将家与国延伸到南极与火星上了,因为你的心灵世界流淌着“华夏文章”。这,便是写好文章的非凡意义——无论你将来从事什么职业。

  导师 吴克敬

  说自己的话,写自己的生活

  (西安市作家协会主席)

  《华商报》举办作文大赛,这是学生写作的一次大推动、大帮助。我们应该知道,学生的社会知识和生活经验还很有限,思想和心态也还不甚成熟。但是学生又特别活跃,甚至敏感,并试着用成年人的眼光来看待世界、看待人生。这是值得肯定的,然而由于受教育环境的影响,学生在写作文时,还不能很好地驾驭和运用他们所认识的社会与生活,这就使他们的作文存在着千篇一律,或一种模式化的倾向。语文教学需要规范化,没有规范化没法进行教学,但是作文需要个性化。如何解决好规范化和个性化这一对矛盾,需要我们认真对待。

  怎么办好呢?就我一个曾经的学生家长的经验来说,学生在写作文时,少做老年态,少用老年语、做未老先衰语的作品。我希望学生能够保持自己的特点,尽量单纯一点、朴素一点。“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大家应多写这样的文章。也就是说自己的话,写自己的生活。

  本次大赛

  评委团老师(共11位)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朱鸿教授

  知名文艺评论家、西北大学文学院硕士生导师杨乐生教授

  西北大学副校长 李浩教授

  西工大附中正高级语文教师 曾琦

  西工大附小语文教师 范晓兰

  西安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谢小愚

  西安外国语学校教师 赵艳红

  西安铁一中分校语文教研组长 田小娟

  陕西师大附中语文教研组组长 张可伦

  西安交大附中分校语文学科中心主任 倪克俭

  西安高新第一中学初中校区语文教师 刘淑琴

编辑:白玫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