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现在,没一个(打人的)孩子或家人向我们道歉。”陈女士表示,只想给儿子讨个说法,“这样的暴力行为,应得到法律的制裁。”
面对施暴者,作为一名母亲,陈女士希望施暴者知错能改,承担应有的法律的责任。作为一名母亲,她更关心小东的为未来:内伤,外伤,更难抹去的是心灵的创伤!
另一打人者曾是家人的希望
来京务工近十年的程某一家,原先住在东湖村,“那会儿子上三年级,还得过两次优秀奖呢。”打人者之一的程某母亲刘女士说,儿子曾是家里的希望和骄傲。但在一次次搬家过程中,儿子的学校不断更换。程某不适应变化,学习成绩逐步下滑,整日留恋于网吧。
上到六年级后,程某跟父母说不想上学了。“他一直在外边转悠,有时和看着不三不四的孩子一起玩,我和他爸说了也不管用。”面对父母的训斥,程某经常以消失数天作为回应。“等缺钱了,才会回家来要。”嫌疑人程某的母亲,表示愿意向受害人一家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