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文抗用瓶子做道具,为司机表演了两段“快板” 通讯员 王欢薇 摄
“又是一年端午时,吃粽子、挂香包……”6月2日端午节当天,一位名叫尚文抗的79岁老乘客将150只粽子、60个水杯和一幅“优质服务好榜样”书法作品送到了公交六公司九车队266路调度站房,并以瓶子为“道具”为在场的公交司机及调度员表演了自编自演的快板,以此感谢266线路司乘人员对他的关照。
79岁老人花千元给公交司机送端午节礼物
“粽子虽小,却是我的一片心意。谢谢你们对我的帮助。”昨日上午,一位70多岁的老人拄着拐棍来到了266路的调度站,亲手送上了他花费上千元给266路公交车司乘人员买的端午节礼物——150个粽子、60个水杯,另外还有一幅他自己写的“优质服务好榜样”的书法作品。
老人叫尚文抗,家住凤城九路海荣明城小区,他是中国书画名家研究会的副理事长,也是老年大学省委家属院教学点的一名教师。因为儿女工作忙,所以平时外出都是他一个人。
“我患有冠心病,耳朵背,走路也慢,每次乘公交车都特别困难。因为车来了我上不去,年轻人都跑着去撵,我跑不动。有一次乘坐266路车,我一招手车就停了,当时非常感动。晚上回家就写了‘和谐模范’几个字,第二天几经打听,才知道那个司机的名字。后来又坐了几次车,我发现这路车的其他司机对所有老年人都是这样,这让我非常感动。”尚文抗老人说。
“粽子都是这些热心的司乘人员帮我拿过来的,他们知道我走路比较慢。我想着过节了,大家在一起吃粽子,热闹一下。”尚文抗笑着说。
聊到高兴处,尚文抗老人还拿起瓶子,“即兴”演唱了两段快板,表扬266路公交线路的所有司机。
“我和大家在一起相处得好,看到这些司机们我就感到非常亲切。”尚文抗老人说。
老人的粽子已经连续送了两个端午节
公交六公司九车队队长王峰说,今年已是尚文抗老人第二年给车队送粽子了,“老人现在腿脚不方便,但是他却坚持来,让我们大伙都非常感动。”
“其实,老人和车队的渊源要从2011年说起。”王峰说,因为老人要经常从城市运动公园坐公交车到赛格电脑城,在运动公园站候车时,他发现266路车司机都特别得有耐心,“只要他招手,司机一般都会主动等他上车,并给他安排好座位,可能是这让老人感动了吧。”公交司机兼路长邓愿良和尚文抗老人相识交往已有两年多了。去年3月的一天,早上快10点时,尚文抗老人拎着一个买菜用的小推车,上车很艰难。看到这里邓愿良赶忙停住车,把老人扶上车,然后为老先生找好座位,老人下车时,他再把老人搀扶下去,当时老人就感激得不得了。
“其实这真的没有什么,不过是举手之劳,但老人却放在心上,一直想要答谢我们。从去年端午节起,他连续两年给我们送粽子,让我们整个线路的司机们都非常感动。”邓愿良说。
王峰说,去年端午节,老人还写了一幅近5米长的书法送给车队。今年五一,老人也送来一幅书法作品表扬司机们。
老人这样说“只要他们服务好,我明年接着送”
“去年我观察了一年,发现266路车遇见老年人一招手就停。老年人耳朵背听不见,跑不动,但是这一路的司机却对老年人特别照顾。”昨日,尚文抗老人说,这些司机让他感到很温暖,所以他一定要好好谢谢这些司机们。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我会接着观察,只要他们的服务态度更好了,还继续为人民服务,我明年就接着去给他们送粽子。如果发现他们服务退步了,我就不去了。不仅仅是对他们,对所有社会上的正能量,我都要表扬。我有生之年,要发挥余热,多弘扬一些这样的正能量。”尚文抗老人笑着说。
“尚老的行为一直激励着我们整个线路的司乘人员。我们线路的很多驾驶员对待老人都是这样,我们车队要求驾驶员,用爱心去工作。这样确保老人安全的同时,也是对自己负责任。”王峰说。 本报记者郑唯舒 通讯员王欢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