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16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国内

6月10日下午,西安地铁北大街站,晚高峰期间持枪的特警和民警在站内巡逻 本报记者 张喆 摄

  5·22新疆暴恐事件后,外媒集中关注中国反恐,称中国拉响反恐最高级别警报。当前我国面临着怎样的反恐形势?反恐力量又有哪些……本报专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王宏伟,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安全与军控研究所所长李伟

  王宏伟: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安全》杂志编委会成员,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理事。主要研究应急管理,包括反恐应急管理,曾主持公安部、民政部、国务院应急办等部门反恐、应急管理、危机管理等项目。

  李伟:

  知名反恐专家,长期关注并研究国际反恐,曾发表多篇相关论文,目前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安全与军控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王宏伟:警力是有限的而民力是无限的

  ■本报记者 刘斌

  开门反恐是未来趋势

  华商报:5·22暴恐事件后,国家掀起一场反恐战争的时机是否已经成熟?

  王宏伟:长期以来,中国相对而言是一个遭受恐怖袭击风险较小的国家,公众对恐怖风险认知程度较低。但根据国际上对恐怖主义风险的评级,中国的实际情况不容乐观。

  但此前,我国反恐过多强调保密性,较少跟公众进行有效的解释、沟通,所以公众的认知和实际的威胁之间有差距。很多人说,现在反恐搞得大家太紧张了。恐怖袭击是低概率性事件,搞得人心惶惶,有没有必要呢?我的回答是,不仅很有必要,而且恰当其时。

  华商报:以前的反恐基本上是区域性行为,为什么这次上升到国家层面来反恐?

  王宏伟: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反恐必须要从国家层面进行谋划和部署。因为全球恐怖主义蔓延是空前的,有很强的快速流动性,恐怖分子会在同一地区的不同国家间来活动,在国内也有跨区域性,不可能把恐怖主义限定在某一个区域或范围。

  如果不从国家层面进行反恐,可能就很难跟周边国家或者是国际组织进行信息交换等有效合作,对跨区域流动的恐怖组织或恐怖分子的打击,就可能缺乏效率。

  华商报:您如何评价当前中国反恐寻求国际社会合作?

  王宏伟:闭门反恐不可取,开门反恐才是趋势。国际上反恐合作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就是各国对恐怖主义要有一个共识。这次包括美国、俄罗斯、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等国家和组织,都把5·22暴恐事件定为恐怖主义,我觉得这种国际立场对中国是比较有利的,它可以收获很多国际上的帮助。

  反恐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华商报:5月28日至29日召开的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全党全国的大事”来描述该工作的重要性,把新疆工作提升至战略全局高度。很显然,这次反恐去除了区域性,那么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新特点?

  王宏伟:第一,更注重恐怖主义意识形态的铲除;第二是要切断恐怖主义的融资渠道,让恐怖组织失去资助;第三是加强了边界的管控,防止恐怖分子跨境活动。它是一种机动性加综合性的治理。

  华商报:我看到很多志愿者都上街宣传反恐了,它起到的作用有多少?

  国家应推行反恐社区教育

  王宏伟:我们有时候会看到一些老头、老太太戴上红袖章就上街了,这种大妈式的反恐能够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但最大的问题在于他们缺乏专业技能和对暴恐的认知,并且体力也跟不上。

  华商报:如何进行反恐教育?王宏伟:我认为有三个层面:第一个是家庭教育,第二个是学校教育,第三个是社区教育加社会教育。

  华商报:听上去不错,可问题是谁来组织呢?

  王宏伟:这种教育的推动,无疑需要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和投入,国家应该花这个钱。国家可以推行一些项目,如反恐安全社区,促使社区有动力、有能力去对恐怖主义进行监控和防范;也可以动员一些社会组织,去推行这种反恐教育。不要发生任何恐怖事件,都遵循一跑、二躲、三斗这三个原则,经过知识教育加技能教育,可能会有更好的办法。有时候有人在街上暴打别人,可能不是暴恐是邪教,大家一看见这种事都跑了,那么谁都会不尽任何的社会责任和义务的。那最后是什么呢?最后就导致人人自危。

  警察配枪应以消除威胁为目的

  华商报:仅仅依靠警察,可能彻底消灭暴恐吗?

  王宏伟:警力是有限的,而民力是无限的。要想绝对安全,绝对不是警察反恐可以取得的。我觉得一定要立足于长远,以全社会为基础,构建反恐的这样一个体系。我们既要从严治警,也要科学用警。当你的体力处于透支状态的时候,实际上会影响你的判断能力的。一旦真有事情发生,后果可想而知——大家都觉得应该用枪来防护,其实不是用枪,而是用人的大脑。华商报:说起用枪,国家对警察用枪的规范还不够明确,另一方面,警察的实弹射击机会很少。您如何看待用枪与反恐的关系?

  王宏伟:我支持警察用枪。昆明暴恐事件后,警察们配上了枪。但是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警察的用枪技能到底怎么样,会不会擦枪走火?可以说大部分警察没有做好准备。二是什么情况下警察才能用枪、有没有免责,在精神压力大或者过度疲劳的情况下用枪,用错了算谁的?这个还没有明确。所以,我认为警察用枪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兵不血刃。警察配枪是以威慑和以消除威胁为目的的,而不是致人于死地。从另一个层面讲,要严防枪支滥用,激化社会矛盾。

  美国的反恐体系中国“学不来”

  华商报:世界上对于暴恐的定义,绕不开美国。经历过9·11事件,它的反恐体系应该说是世界上最完善的,那么中国此次构建国家反恐体系,对比美国而言它的优劣势在什么地方?

  王宏伟:我觉得不能做硬性的比较。美国的恐怖主义威胁主要来自于外部世界,它和美国的霸权政治是密不可分的,是外交强势下的自食其果。而中国的恐怖主义威胁主要来自于“东突”,“东突”是一种民族分裂势力,所以对“东突”的反恐背后其实是反分裂。中国的反恐其实也有国际背景,就是长达一个多世纪以来的,一些国外势力对新疆的一些民族分裂势力扶植的一个结果。

  华商报:所以中美两国面对的威胁其实是不一样的?

  王宏伟:是。从反恐的体系构建上来说,美国成立了国土安全部。它跟我们的领导结构上是不一样的,我们的是一个国家反恐怖工作领导小组,级别、权责上都有区别。

  华商报:有没有什么可以借鉴的东西?

  王宏伟:当然有。美国反恐重视两个方面,首先,美国的军事实力非常强,警察体系特别完善;其次,美国非常注重和企业、社会组织合作,构建全民反恐体系。比如航空公司、供水、供电,这些公司都是私有的,所以美国国土安全部有一个职能,就是要跟这些私人公司建立一个公私合作的合作伙伴关系。 我想,它给中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启示是,你不能一说全民动员、全国动员,就是把一些老头、老太太弄到大街上去。

  华商报:说了这么多,一个核心的问题是,您认为恐怖主义是可以被预防的吗?

  王宏伟:美国认为,恐怖主义的风险不可能被假定都能防住,必须要有很强的应急响应和恢复的能力。就是说,一是能够通过有效的救援使损失降到最低,二是整个社会、包括公众心理能在最短时间能恢复。中国不仅要构建常态化的反恐应急管理体系和模式,也应该本着务实的态度,形成应对恐怖主义的强大响应和恢复能力,做到预防为主、预防与应对相结合。

 [1] [2] 下一页

编辑:李晓飞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