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秋雨在空港新城参加交流会

余秋雨在空港新城参观
华商网讯 “没有想到,在空港新城可以得到这么丰富的收获,我感觉到了我所期盼的宏大气象”。6月18日,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来西咸新区空港新城考察交流。西咸新区空港新城管委会主任王学东,陕西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陈骊,西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穆涛陪同考察。
余秋雨先后深入空港商务中心、综合保税区、圆通速递、半导体(LED)产业孵化器等临空产业项目及上官婉儿墓遗址、萧何曹参园林遗址、唐顺陵生态园林遗址等文化项目,亲身体验国家航空城的建设步伐和“陕西文化门户”的无限活力。
“这里的历史遗迹让现代腾飞获得历史的尊严,让沉睡在大地深处的汉代雄魂获得当代的安慰”。余秋雨用“汉魂和天翼”来形容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保护和传承。他表示,公元7世纪到9世纪,长安曾是世界文明的制高点,但再优秀的历史文化,如果没有现代经济文明的腾飞都是没有价值的,中国的汉唐古文化就是在天翼的保护下实现腾飞的。他同时表示,交通方式决定一座城市的走向,汉唐时期依靠交通方式扩大生命的价值、空间和时间。今天的空港新城依托航空运输的便捷优势及对汉唐文化的保护和尊重,是对当年世界文化制高点的全新阐释,这里未来将成为大西安的中心和世界文化交流的中心。他寄翼空港新城不要匆忙搞层次不高的文化项目,而是为未来的全新文化形态形成发展做长期铺垫。“这不是老文化的重复,而是让现代化扬眉吐气、惊喜连连的文化,我们只能期盼、敬仰,不能限定”他说。
王学东表示,当前,航空运输作为最方便、最快捷、辐射范围最广的交通方式,无论是国家、地区间的文化事业交流还是国际商品贸易,正在越来越多地依赖于这张航空网络。作为大西安的门户和核心枢纽,空港新城以构筑国际文化交流“战略平台”为己任,着力打造“文化门户”,让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在此交相辉映、碰撞交锋,使文化真正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标志。据悉,空港新城成立三年来已经开工建设了综合保税区、西部飞机维修基地等62个重大项目,9个项目已经封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7亿元,新城形象初步显现。在此进程中,空港新城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策划和引进了一大批文化产业项目。与陕西省书画家协会合作的西安国际美术博物馆、艺术家美术馆群、西安国际画家村,以及萧何曹参遗址园林、唐顺陵遗址园林等一大批项目正在建设。同时,还与陕西省作协和《美文》杂志社共同成立“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举办了首届中国临空经济区发展与合作交流会、“建筑&美术”西安国际美术城系列论坛、中韩书画家笔会等一系列活动。目前,正在积极谋划完善文化保税、艺术品交易、国际会展等功能,并充分融合陕西历史文化资源、空港新城区域文化遗存和临空产业特色,对区内道路进行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