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晚报》记者从海淀检察院了解到,在此前该院审理的多起案件中,血贩子都会给献血者吃一种“保健护肝药”,以降低转氨酶,顺利通过体检。
血液供需的严重矛盾,导致献血法中“亲友间互助献血”的倡导性规定,在海淀区的一些医院成了半强制性的要求,亲友不献血,手术不进行。
由于身边没有亲友,外地病人成为向血贩子买血的主要群体,也是不法分子盯住牟利的主要目标。
《法制晚报》记者了解到,海淀检察院调研指出,要改变案件高发现状,需要进一步加大无偿献血的宣传力度,并建立无偿献血的激励机制。
2011年11月至今,海淀检察院公诉部门已经审查起诉非法组织卖血案69起,犯罪嫌疑人达117名,案件持续高发。
通过数据统计记者发现,七成多的买血者是中老年病人,买血主要是为了进行癌症、肿瘤手术或车祸等导致的严重骨折手术。
根据统计,69起案件涉及的295次非法卖血活动中,发生在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的44次,占15%。根据对卖血时间的统计,卖血活动主要集中在1月和8月两个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