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7月11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社会

  原因调查 2011年起 组织卖血案突现

  为何非法组织卖血活动屡禁不止,且案发时间、案发地点高度集中?对此记者作出深入调查。

  海淀检察院公诉一处检察官白磊办理了大量非法组织卖血案。他说:“2011年之前海淀区就没有这种案子,我想查以往案例作参考,都找不到。2011年忽然就出来了。”

  2011年,媒体发出多篇关于北京“血荒”的报道。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通报称,2011年的采血量比去年降一成,是近十年来首次出现采血量下降,库存量与理想库存之间有三四成的缺口。

  2011年,北京的无偿献血量下降7.31%。但血液需求量在以每年10%至15%的速度递增。

  卫生部相关负责人曾对媒体分析称,“大量患者流向医疗资源相对集中的大城市和中心城市,导致这些城市用血量大,血液缺口明显”。

  北京日渐步入人口老龄化,可献血人群相对减少,对流动人口献血的依赖性强。

  据血液中心介绍,流动人口献血的主要人群是外来务工人员和大学生。元旦前后是外地人口离京高峰期,而年初、年中是学生的寒暑假期,再加之冬季天冷街头献血条件相对不适,以至于元旦前后和夏季,是献血量最低的时段。

  血液不宜长期贮存,血小板最长保存5天,全血最长35天。这使得其他时段储存的血液,根本不可能弥补上述两时段的缺口。

编辑:新闻实习生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