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旁观
大广场小江湖凸显管理难
65分贝?大妈做不到啊!
晚上7时30分,夕阳西沉,溽暑未消,白石板的地面依旧滚烫,珠江上的晚风不带一丝凉意,此刻中大北门广场已人头攒动。
现状
舞蹈队恐怖交响乐
牌坊南边偏左的位置率先出现了两个黑色的大音响,那是跳国标舞的团队,队员是六七个小姑娘,大的十来岁,刚上初中的模样;小的还没有广场花圃的台阶高,她们上身穿着或红或绿、颜色鲜艳的紧身吊带衫,下着一尾灵动的百褶裙。六七人分作两排,一个短头发、着黑衣黑裤、身材匀称的中年男子教着孩子们跳国标舞的规范动作。
牌楼西北角是一支四人的舞蹈队,这四个姑娘个个衣着艳丽,身量高挑,下着花边长裙,上身同样是绣着花边的露脐装,每人左右手各执一幅一米来长的彩带,随着中国风的音乐翩翩起舞,舞姿优美,宛如出水芙蓉。
而牌楼西南,则是一支跳拉丁舞的队伍,队员凤毛麟角,教练一对一教学,虽然队员年龄很小,但舞姿十分有力,只因队伍才两三人,不久就被广场南边庞大的老年交谊舞人群吞没。
最威武的要属牌楼东南一角,那是一对穿灰衣皂袍、道士模样的师徒,仅两人便占了十来平方米的地方,舞刀弄棍,舞者无人敢近。
除了这些舞者,记者不时见到卖水、卖小吃的走鬼穿梭其间,溜冰的小孩极爱冒险,时而冲入舞者的队伍,往来的游客则围观舞者们的各式舞蹈。忽而只听围观的人群中一个年轻的白衣女子大叫一声:“臭流氓!”便见得一个衣冠不整、短发黑脸的中年男人抱头鼠窜,一溜烟跑得没影没踪。经了这等腌臜事,围观的人们渐渐没了兴致,便四下散去,或到江边看景,或悻悻道:“这地方真是什么人都有,怎么没有人管管?以后还是少来为妙。”她右手旁的却道:“你还觉得新鲜哩,那个男的我都见过好几回了!”
晚上8时,广场进入了最嘈杂的时段。这时,真正的主角出现了—数百名大妈轻而易举地把整个牌楼以北至珠江岸边的广场地块占领,好几个大汉推着手推车将半人高的巨大音响拉到广场中央,大妈们按照队形站立,一曲曲或柔或刚、或新或旧的歌曲拉开了广场舞的序幕。
但细看之下,这数百个大妈并非一组。穿蓝衫的大妈数量最为庞大,有将近200号人;其次是穿红衫的大妈,人数30余人;最少的一队大妈才十来人,她们没有统一服装,队员的年龄也整体偏大。三队大妈挨得很近,她们各放各的音乐,各个队伍为了保证自己的队员能够听清楚,都把音响开得很大,再加之拉丁舞、国标舞、交谊舞、肚皮舞等等之配乐,中大北门广场“酿制”成了恐怖的交响,以致记者走到将近1公里外的中山大学怀士堂,依旧能听到北方传来的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