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华商报与陕西纯山教育基金会联合推出“2014牵手行动”,这个夏天,我们将再次在贫困学生和爱心人士之间架起希望的桥梁。
持续14年已资助近4万人
说起华商报“牵手行动”,还要追溯到2000年,这一年,华商报通过对一个个新闻案例的报道,发现了这些寒门学子,他们学习成绩优异,但因家庭困难无法入学。每一名被报道的贫困学生背后,都有一个自强不息的成长励志故事,几乎每一个故事,都能引起市民的共鸣,并愿意伸出援手。华商报利用各种形式的捐资助学活动,帮助了一部分贫困学生成功入学,也从一次次捐助过程中看到了社会的爱心。
2003年,“人穷志坚,勤奋上进贫困生”系列报道;2004年,“走进自强贫困生帮其早圆大学梦”系列报道;2005年,“九月让贫困生梦想成真”系列报道,开始关注“自强班贫困生”,由此,华商报从那一年呼吁号召社会爱心人士及爱心企业捐资助学,帮助贫困学子圆梦进入大学。从2007年起,华商报改变以往单一捐助的方式,在呼吁捐助的同时,提倡贫困学生勤工俭学,通过劳动赚取大学费用,由爱心企业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开展“自己挣学费我帮你圆梦”,学生通过劳动赚取生活费和学费。
2008年,活动正式定名为“牵手行动”,并作为一项品牌活动固定下来,同时,“牵手行动”还在40余家爱心企业设立了“牵手行动爱心助学基地”,长期为贫困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在这14年里,华商报和全社会爱心人士一起,向近4万名贫困学生提供了近7000个爱心岗位,同时筹集各项助学资金共计40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