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8月24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昨日下午,热心村民陈书明说起易传友没有子女前来照看,颇为无奈 华商报记者 王培民 摄

  常年在白水县打零工的云南人易传友突然病重,村民发现后将他送到医院救治。住院已经18天了,这位依然病重的外乡人还是没有子女、亲属前来照看。昨日上午,在白水县人民医院外科重症监护室,63岁的易传友含着泪说:“我想我的娃儿们!”

  无亲无故的村民在手术单上签字

  易传友是云南省盐津县普洱镇柏杨村人,他一个人出门打工快20年了,长期在山西、陕西的煤矿挖煤。近七八年来,小煤窑纷纷关闭,易传友一直租住在白水县西固镇马咀村4组,靠挖药、捉蝎子、打零工过活。

  马咀村4组位于洛河边,地处偏僻。村民小组原有24户120口人,现在年轻人外出打工,平时只剩下30口人,除了两人50多岁,其余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

  “老易人老实也勤快,还有手艺,修个电路、小电器的事,老易总是热心帮助。”73岁的村民老蒋说。“平时,村民时不时给老易端些吃的,觉得他一个人在外不容易。”

  8月4日下午,有村民发现最近一直在看病的易传友病重了,好几天都没吃饭,赶紧告诉村民小组里最年轻的53岁的陈书明。当过多年村干部的陈书明,急忙用摩托车带着易传友去镇上看病,但镇上医院检查后感觉病情严重,建议去县上医院治疗。

  8月5日早上,陈书明又带着易传友走了3家医院,最后住进白水县人民医院。医生检查完后,要求立即住院并实施手术。亲属不在身边,病又必须救治,陈书明以亲属的名义在手术单和病危通知单上签了字。手头现金不宽裕的他,第二天联系人把家里的一头牛卖了6300元,用于给易传友看病。

  老人救治18天子女还没来

  易传友在医院救治的前10天,陈书明垫付了医疗费,还花钱请人看护,他自己几乎天天去医院看望。据陈书明计算,算上路费等杂项,自己总共花费了5000多元。为了联系易传友的子女和亲属,陈书明求助于警方。白水警方几经辗转终于查到相关电话。根据警方及易传友工友提供的电话,陈书明多次电话联系易传友的子女和亲属,起初对方还接电话并表示感谢,但后来电话也不接了。

  “其实我并不是要求什么感谢,只是觉得老易人不错,咱应当帮帮他,病危的人最需要子女和亲属的关爱,可这都18天了,也没见儿女和亲属的人影。”昨日,陈书明无奈地说。

  起初,医院以为陈书明是易传友的亲属或朋友,但得知两人非亲非故后,再也没有催陈书明缴费。

  昨日上午,白水县人民医院医务科科长黄论廷说,易传友本身就有矽肺病、冠心病,长期营养不良,现在肺部溃烂了一个洞,严重感染,一直处于病危状态。

  昨日下午,骨瘦如柴的易传友说,他有2子3女,大儿子有些痴呆,媳妇带着小儿子离家出走后,他也快离家20年了。“这些年来确实没有照管过娃儿们,也没有回过几次家。”易传友气息微弱地说。“老陈(陈书明)是好人,我很感激他。”易传友含着泪说,“我感觉我不行了,我想我的娃儿们,想见见他们。”

  医院已垫付2万多元医药费

  据了解,易传友住院后,白水县人民医院已经为其垫付了2万多元医药费,还专门指派2名护士重点监护,帮助喂药喂饭,擦拭身体。陈书明也隔三差五提些营养品,到医院看望。

  易传友的事也引起白水县卫生局、民政局和政府办的重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和职务的政府干部说,易传友有子女和亲属,不属于民政救助范围。白水警方、民政也多次联系其子女和亲属,但一直没有人来看护。出于人道主义,民政局计划先行支付些费用用于救治,卫生局也要求医院先行救治,其他事以后再说。

  “我们也多次联系易传友的亲属,包括当地政府和村子,现在亲属也不接电话,他们村支书回信息说,易传友全家离开村子已经30年了,他们没有其家人信息。”白水县人民医院医务科科长黄论廷说,“医院也不能再让好心人陈书明交救治费用了,现在只能先救人。”

  昨日下午,华商报记者电话联系易传友的两个女儿和亲属,但电话关机或空号。联系盐津县普洱镇柏杨村村支书,电话也无人应答。记者 王培民

编辑:王秋阳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