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8月25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国内

  检测现场

  自燃的检测样品央视截图

  央视最新一期《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了充电宝电源容量虚标、安全性等问题。

  最近,国家质检总局对全国充电宝的一次摸底监测中,共采样32批次产品、224件样品,结果竟全部存在质量风险问题。

  质检总局称,抽检的充电宝主要存在“容量虚标”、“输出电压过低或过高”、“塑料外壳不阻燃”以及“重物冲击可能短路自燃”等安全风险。

  市场现状

  充电宝销量飙升品牌超过500个

  记者在北京、上海和广东等地市场进行调查时发现,市面上在售的充电宝品牌五花八门。有经销人员称,几乎所有数码品牌都推出了充电宝产品,连一些山寨作坊也开始生产销售充电宝。业内人士保守估计,目前国内市场充电宝品牌超过500个。

  此外,在各大购物网站上充电宝也是热销产品,记者在亚马逊、京东等网上商城搜索到充电宝商品超过10000个,淘宝网提供选购的充电宝更是超过20万个。据了解,2010年下半年至2012年,我国市场的充电宝供需几乎呈现直线飙升,截至2012年底,国内移动电源市场已达3000万台以上。2015年将有望突破5000万台,总产值超过80亿元。

  容量虚标成普遍现象

  目前,市场上的充电宝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销售人员称,和充电宝的价格最直接相关的是电源容量,一般来说容量越高,价格也就越贵。

  但有销售人员称,市场上充电宝产品电源容量虚标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北京某市场一销售人员称,所有的移动电源,不管什么正牌的,好牌的,一般的是80%(标注值)。它写的容量大,其实没有那么大容量。标12000毫安的,估计最多只有5000毫安。

  销售人员说,生产厂商和销售商之所以这样明目张胆地虚标电源容量,一个重要原因是,消费者在选购充电宝时,根本无从判定电源电量是否虚标。只有拿回去充、发现充的电量不够才知道。

  安全检测

  国家质检总局最新公布的对全国充电宝的监测,共采样32批次产品,每一批次选取7款样品,共224件样品,主要对充电宝的外壳、电芯和电路板等主要部件使用和安全性能做重点监测。检测人员表示,我国目前还没有移动电源产品的专用标准,而移动电源从属性上来讲,其主要构件为锂离子电池,因此此次检测主要参照的国内外针对锂离子电池的标准,以及航空运输安全方面等方面要求,对移动电源的安全性、环境适应性、电容量等方面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

  样本咋选的? 特意买了8批次三无产品进行检验

  本次监测所购样品采取随机原则,同一次采样中,同一企业、同一品牌的同一类产品没有重复。所购样品尽量选择最新上市的新样品,范围从9块9到200多元之间。其中,日常购买量最大的是50元到100多元之间的,采样比例在六成左右。其次,本次采用的容量是2000毫安时到20000毫安时之间,其中从5000毫安时到10000毫安时之间,大概占到了五成。第三是购买途径,其中实体店和网点的比例各占一半。

  检测人员还表示,本次采样特意购买了8批次的三无产品进行检验,占总样品量的1/4左右。

  发现啥问题? 虚标容量最大的,实测值还不到标注容量30%

  深圳和上海等地的检测部门集中对32批次224件充电宝样品进行了长达一个多月的检测,结果发现,32批次的充电宝全都存在质量安全风险。

  ■一半以上存在容量虚标现象

  在32批次充电宝样品中,有17批次的电芯容量,也就是电源容量测试值明显低于标注值,总体不符合率为53.1%,也就是说抽查的充电宝中有一半以上都存在容量虚标的现象。

  监测结果报告显示,标注容量为10000毫安以上的充电宝,约2/3存在虚标的现象,价格在150元以下的充电宝中超过5成也有容量虚标的问题。另外,从实体店购买的充电宝样品中有75%的产品存在容量虚标的问题,而从购物网站购买的充电宝样品中虚标的比例也超过了30%。其中,标称为“小米”牌5200毫安充电宝、“爱比酷”牌2600毫安充电宝、“迈特威”牌12000毫安充电宝、“去哪儿”牌5600毫安充电宝、“傲宇”牌6500毫安充电宝等9批次产品的容量偏差率均超过了50%,也就是实测值连标注容量的一半都不到,其中虚标容量最大的一款三无产品,容量偏差率为74.6%。

  ■测试中6批次起火爆炸

  充电宝作为便携式移动设备,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很可能将它随意搁置,如果在搁置过程中遭遇挤压、针刺和重物冲击等外部冲击时,可能导致内部短路,从而发生起火和爆炸的危险。

  此次32批次充电宝在电芯重物冲击测试中,有6批次发生起火爆炸。

  ■绝大多数输出电压不符合要求

  而本次检测中问题最为严重的是绝大多数充电宝的输出电压不符合要求,32批次充电宝样品的“输出电气性能”测试仅有3批次符合要求。

  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工程师文萃说:“做测试的移动电源,有的电压范围在0伏到5伏之间,刚充满电时可能是可以给手机充电的,一旦电压低于4.5伏以下,几乎就不能给手机充电了。电压过高的话,像有些做测试的移动电源,它的输出电压达到了十几伏,一旦给手机或者给移动设备充电就有可能烧坏移动设备。”

  目前国内销售的充电宝外壳主要分为塑料和金属两种,其中塑料外壳占3/4以上。本次监测对32批次充电宝的塑料外壳阻燃性测试中,仅有5批次符合要求,也就是说,这些塑料外壳将无法进行有效地阻燃。

  如何破解

  安全事故频发 建议出台国家标准

  近两年,各地连发充电宝起火、自燃、爆炸事故。2014年5月8日,深圳地铁4号龙华线一乘客携带的充电宝发生爆炸,继而引发踩踏事故;2014年4月8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一位乘客行李箱内的充电宝发生爆炸;2013年6月23日,北京地铁10号线一名乘客包内的充电宝自燃……

  广州地铁公司已提出“乘客在地铁请勿使用移动电源”的建议;民航部门也出台新规定,每位乘客最多只能随身携带两块充电宝,不得托运。

  我国目前还没有任何明确的充电宝生产规范和检测标准,业内人士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建立全国性的产品风险伤害案例数据库,尽快开展充电宝的安全规范起草工作,出台相关国家标准。 据央视

  >>多知道点

  选用充电宝注意这些

  ■尽量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充电宝

  ■容量越高的充电宝重量相对越重

  ■应避免接触重物或尖锐金属部件

  ■在充电时若发烫应立即停止充电

  ■若显示已充电完毕应及时取下

编辑:程培虎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