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优秀乡村医生、佛坪县长角坝镇上沙窝村卫生室村医吴方森自创办村卫生所19年来,始终以一个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和山村医生高尚的为民情怀,忠实地守护着山村群众的健康,受到了群众的一致称赞。在今年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吴方森被推选为佛坪县践行群众路线先进典型,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道路上,写下了属于自己的一页。
他是位“没心没肺”的“犟丈夫”
“他总是想着病人,对自己和家里人总是‘没心没肺’!犟起来九头牛都拉不回!”这是吴方森的妻子陈海琴对他的评价。
上、下沙窝村有170多户人家,散居在方圆10多里的沟沟峁峁间,每年三夏、秋收,是吴方森家里最忙的时候,也是乡亲们受伤、生病最多的时候。可在这个时候,吴方森总是把所有家务和农活都丢给妻子陈海琴,自己却到处奔波,忙着给乡亲们看病、治病。
2007年10月的一天,妻子陈海琴患了重感冒,家里请人采摘的350多公斤山茱萸急待脱核,吴方森却在村卫生所给村民看病,傍晚才回家。吴方森回到家赶忙给妻子配药、输液,和妻子一起给山茱萸脱核。两人刚干了一会儿活,又有村民打电话让给看病。陈海琴哀求他不要去了,可吴方森却装着没听见,又出了家门。为给群众看病,吴方森先后买了三辆摩托车。
他出诊从来不收出诊费
吴方森出诊从来不收出诊费。今年春节雪下个不停。正月二十六半夜12点多,村民尚志明眼部受伤打电话找吴方森诊治,陈海琴怕天黑路滑会出事,又拉又挡就是不让他走。想到尚志明忍着疼等着他,受伤地又是重要部位,吴方森还是甩开妻子跑出了门,骑上摩托车往30里外的村子赶。一路上寒风刺骨,又是冰雪石路,吴方森小心地骑着摩托车,磕磕碰碰赶到了尚志明家。看伤、配药,忙到深夜3点多才往回赶,让陈海琴又为他提心吊胆了一夜。
“吴方森手艺好,要是在大地方早把钱赚够了,这些年他守在村里为群众看病,还不收出诊费,真亏了吴医生!”上沙窝村支书段昌斌如此对记者说。
他给群众看病常自己垫钱
吴方森经常上门给低保老人孔凡德看病,老人付不起医药费,就拄着拐杖来到吴方森家,送上一篮子自己种的黄瓜或豆角,吴方森都让老人把菜拿回了家。多年来,他为贫困群众垫付的医药费有多少谁也说不清。
吴方森办卫生所全是自己掏腰包:租房自己掏钱,冬天为群众看病取暖自己花钱买煤,出诊用的摩托车也是自己花钱买的……这些年来,吴方森为群众看病自己付出的有近10万元,从来没有向组织提起过,更没有报销过一分钱。当年和吴方森师出同门的一位朋友早就自己开了诊所,如今有房有车,而吴方森的年收入还比不上一些同行一个月的收入。他的老师和朋友都劝他到城里自己开诊所,他还是拒绝了。他想,我要是走了,乡亲们有病了,就没有人随时给看了,我不能走。为了乡亲们的健康,他选择了坚守。
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理想
2009年,县上在村委会新建了村卫生室,吴方森从此在卫生所“定居”下来。实行新农合、“三统一”等制度后,乡亲们不再小病拖、大病扛,有点小毛病就找他看,农村的卫生服务项目也增加到10多项。他比以前更忙了,十天半月都难得回家一趟,一天三顿饭也总是吃不到时候上,村卫生室成了他的家。
85岁的李满银老人患高血压、帕金氏综合症等20多年,她已记不清吴方森多少次来过她家,为她测血压、把脉、叮嘱用药,让她不知少受了多少病痛的折磨;村民江老汉患有心脏病,吴方森经常上门诊病、送药,守在床前为他打吊瓶,时常半夜二三点才回家……提起吴方森,江老汉总是有说不尽的感激。
近20年来,吴方森平均每年服务农村患者2000多人次,累计诊治2万多人次,没有出现过误诊、差错。今年,吴方森被推选为全县践行群众路线先进典型,走上了报告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