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1月23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网媒联动

安徽六安“在外人才协会”服务家乡经济建设

来源: 新文化网  2013-01-23 12:54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2007年春,中共六安市委组织部和市发改委,在多次会议中讨论怎样利用目前在全国各地的六安籍人才,为建设家乡出力献智的时候,有针对性地找了一些家在六安、人在外地的成功人士进行座谈,与会者纷纷表示所有人都愿意为家乡的发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时任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的俞凤翔感觉这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机遇:如果把这些人组织起来,那将是一支建设家乡,服务家乡的生力军。一个新的设想马上形成,成立由市委组织部牵头的一个协会——六安在外在外人才协会,旨在将分散于全国各地的六安籍在外优秀人才积聚起来,加强沟通交流,促进合作共赢。目前,已在福州、厦门、广州、南京、武汉、上海、天津、杭州、无锡、苏州、常州、深圳、长春等地设立13个分会,吸纳会员5000多人。在六安市在外人才协会的积极推动和广大会员的共同努力下,在外人才服务会员、服务当地、服务家乡发展成效显著。5年来13个人才协会分会共为家乡经济建设累计投资约100亿元人民币,引进项目5000万以上的20多个。

  尤其是2012年度,六安人才协会工作更是取得不俗的成绩。六安市在外人才协会和各分会,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会员、服务家乡、服务当地为目标,以发展协会桥梁纽带作用为抓手,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等工作,不断强化自身建设,协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中组部、省委组织部对六安市成立在外人才协会的做法表示了肯定。截至目前,13个分会今年新增会员500多名,会员总数达5300多名。

  古语云:“制之有衡,行之有度。”为了让六安市在外人才协会不断发展壮大,为六安市及当地经济建设奉献更大力量,六安市在外人才协会及各分会不断提升自身建设水平,加强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2012年6月,上海分会成立了首个六安市在外人才协会分会党工委,使分会工作有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上海分会与上海安徽商会六安分会进行重新组合,即一套机构两块牌子,使人才工作活动的范围更大,组织功能的优势更强。

  苏州分会则注重加强制度建设,严格会议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会员管理制度、投资考察制度、文档管理制度,并建立常务副会长轮流值班制度,值班时间为一个月,每个星期轮值会长必须到分会办公室处理一次日常工作,使分会工作常态化。

  而武汉分会认真执行协会《工作制度》,及时反馈分会开展工作情况,主动报告组团回乡考察情况。建立了定期联谊制度、定期通报工作制度、定期解困帮扶制度等,会员组织观念大大加强。

  同时,福州分会新建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会员管理制度;广州分会采取执行会长制度,提高各项制度的执行力度,强化会员之间对制度执行的监督力度。

  增强协会内部凝聚力

  内部凝聚力就是使一个组织紧密团结、和谐发展的力量,是加强内部人员的向心力和团结精神。正所谓“上下同心,其利断金”。六安市在外人才协会取得如此成绩,正是源于他们有着极强的内部凝聚力,而协会增强内部凝聚力的方法就是始终把服务会员摆在首位,不断加强会员沟通交流。

  2012年,南京分会共召开副会长以上会议5次,副秘书长会议6次。走访会员单位企业120次,解决会员企业困难75个,协调会员企业关系80余次。为加强会员之间的联系与交流,以茶话会、联谊会、扑克、象棋比赛等不同形式组织会员活动20余次。

  苏州分会召开常务副会长会议3次、副会长以上会议4次,支道宽会长先后7次走访会员企业,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听取会员对分会工作的意见。常务副会长鲍传斌主任律师和副会长杨广先主任律师,为分会会员及六安籍在苏打工人员提供法律服务、维护合法权益做了大量的工作。分会还规定轮值会长要自费组织一次副会长以上人员聚餐。

  广州分会积极帮助会员企业和乡友企业向银行融资贷款,通过互保、抵押等方式解决融资难题,解决了部分资金缺口;为在粤乡友之间牵线搭桥,解决了一批难题;协助会员、乡友与异地皖籍商会、乡友建立联系,整合资源,互惠互助。

  同时,常州分会2012年召开理事会5次,组织部分会员参加国内、国外的考察活动共计20余次。为会员解决困难20余起,协调纠纷15起,协调关系22起。武汉分会则为分会成员建立了QQ群和通讯录,先后开展茶话会、联谊活动和聚餐等22次。

 [1] [2] 下一页

编辑:叶萍

更多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