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4月01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华商评论

地方“国五条”要警惕“负效应”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3-04-01 04:34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国五条”2月20日出台后,在公众急切等待中,很多地方在“最后时间”推出了自己的操作细则。3月30日,京版“国五条”出台了19条规定;沪版“国五条”出台了6条规定;重庆细则出台了7条规定;连夜出台的合肥细则也有6条规定。预计其他地方细则将会扎堆出台。

  相比其他专家和业内人士对“国五条”的解读,笔者更关心各地细 则有哪些副作用,有可能会带来哪些负效应。如果对可能出现的负效应没有预判,没有针对性预防措施,不仅会给房地产行业带来问题,还有可能带来社会问题。

  之前的楼市限购就带来一种负效应:假离婚。“国五条”出台后,又引发了“离婚潮”。北京细则规定京籍单身限购一套住房,据说是为了防止出现“离婚潮”。但北京细则又被认为有可能会引发假结婚——笔者认为这种现象应该不多。但是,除北京之外的其他地方,细则中并没有预防“离婚潮”,让人不免忧虑。

  再比如,对于卖房征收20%个税这一规定,能核实房屋原值的,不排除会在房屋装修、房贷利息等价值评估方面出现纠纷。不能核实房屋原值的,除北京外,很多地方没有明确如何征税,那么,就有可能造成乱征税。

  而且,地方“国五条”还有可能抬高二手房价格和租金。因为在供需不平衡的情况下,20%个税很容易被转嫁。尽管住建部称,将交易所得税转嫁给购房者的行为严重违规,但违规之说恐怕吓不住人。如果二手房交易税费计入房价,就会抬高价格。而且,部分人担心承受不起税费,会转向租房,从而影响租金。

  更重要的是,要警惕房价“下跌—反弹”这样的恶性循环。过去多轮宏观调控之后房价都会出现短暂下跌,但随后是报复性反弹。根源在于,宏观调控在治标而不是治本,是在压制需求而不是增加供应,是在堵民间资金而不是疏导。那么,行政之手与市场之手又会陷入持续博弈、房价忽低忽高的怪圈。不求地方“国五条”有多么犀利,但求地方细则能少些漏洞,少些副作用。不求楼市减少行政调控手段,但求楼市增加法律调控手段。总之,不能让楼市调控变成一场折腾社会的运动。另外,尽管地方“国五条”出台了,但还需要不断完善,更需要下决心落实。冯海宁

编辑:王静

更多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