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少平其人
尹少平今年58岁,1979年从某武警支队转业后进入吉林市公安局,后任就业处财务科科长等职务。由于身处要职,尹少平在社会上人际关系非常广泛。
1998年,尹少平提前退休,和人合伙开了一家油厂,经营一直不善。尹少平将房产和轿车抵押,借高利贷用于油厂的运营,丝毫没有起色。
再寻“机会”时案发,骗了50多万元
6起诈骗案件中,被害人于明(化名)很具有代表性,因为她是惟一一个没有经过中间人介绍,直接被尹少平诈骗的。也正是她的报案,才使尹少平系列诈骗案浮出水面。
于明是吉林市某税务局公务员,尹少平开办的工厂是税务局核查的对象之一。2008年8月份的一天,尹少平到税务局填表,看见于明在填高考志愿。于的同事说,于正在为儿子报考犯愁呢,成绩进不了本科线。
看到机会的尹少平找到于明,说自己是警察,能把孩子办到本科院校,需要5.2万元的好处费,8月7日,于明把钱交给尹少平,尹出具了借条。这之后,尹又以“点招费”的名义向于明要了3万元。
直到当年9月份,新生都已经报到,于明找不到尹少平后才意识到被骗,到吉林市高新公安分局报案。2008年11月20日,尹少平在大庆被抓捕归案。
尹交代,为了尽快偿还办厂时所欠的高利贷,他利用自己以前警察的身份和认识省招生办领导为名进行诈骗,其所骗的50多万元中,有31.5万元用于还债。
目前,尹少平已经被吉林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检察院批准逮捕。据悉,尹还利用警察身份涉嫌两起拆迁的诈骗案。
▲尹少平出具的借条
▲尹少平写的承诺书
他靠什么屡屡得逞?
工作证成“通行证”
为了使别人相信自己,尹少平从不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并在第一次见到被骗者时都会拿出自己以前的工作证,称自己是吉林市公安局就业处的领导。尤其是“就业处”这个字眼,对被骗者来说很具有吸引力和迷惑性。
广泛撒网,利用中间人
尹少平在作案中很少主动联系被骗者,而是告诉身边的朋友自己能办高考入学,让这些人替自己四处传播。往往被骗者都是尹少平朋友的好朋友或者亲属,于是就出现了被害人又成牵线人,牵线人又成了保证人的怪圈。
其实,这些中间人对尹少平并不是非常了解,无形中充当了尹少平的“帮凶”。
出具借条和保证书
为使自己的犯罪行为更具有欺骗性,尹少平收钱后会给每位家长写借条或者是保证书。
尹少平给马某的保证书上写道:“保证学生进入正规军校,保证网上通知入学,保证军校各项待遇,保证毕业后分配到部队。如达不到上述条件退款。”
后来,尹少平觉得保证书案发后会成为指证他的证据,他就不再写了,而是给被骗者出具借条。这些借条也成为警方侦破案件的突破口和关键证据。
就业处撤销多年
“其实被害人一个电话就可以避免受骗。”一名不愿透露姓名,曾和尹少平在公安局共过事的一名退职人员说。
他说,现在警务都非常公开,咨询一名民警的情况非常简单,只要往公安局打一个电话或者去问一下就可以了。尤其是尹退休多年,工作证早作废了。
按照规定,民警退休后要上交工作证、警衔、警徽、警服等,尹少平的工作证是私自保留的。
更能说明问题的是,吉林市公安局就业处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就已经被撤销。(本报记者苏杭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