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社会
退休警官谎称帮考生上大学 两年诈骗50多万(图)
http://news.hsw.cn 来源:  新文化报  2009-07-21 17:08    进入论坛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尹少平其人

  尹少平今年58岁,1979年从某武警支队转业后进入吉林市公安局,后任就业处财务科科长等职务。由于身处要职,尹少平在社会上人际关系非常广泛。

  1998年,尹少平提前退休,和人合伙开了一家油厂,经营一直不善。尹少平将房产和轿车抵押,借高利贷用于油厂的运营,丝毫没有起色。

  再寻“机会”时案发,骗了50多万元

  6起诈骗案件中,被害人于明(化名)很具有代表性,因为她是惟一一个没有经过中间人介绍,直接被尹少平诈骗的。也正是她的报案,才使尹少平系列诈骗案浮出水面。

  于明是吉林市某税务局公务员,尹少平开办的工厂是税务局核查的对象之一。2008年8月份的一天,尹少平到税务局填表,看见于明在填高考志愿。于的同事说,于正在为儿子报考犯愁呢,成绩进不了本科线。

  看到机会的尹少平找到于明,说自己是警察,能把孩子办到本科院校,需要5.2万元的好处费,8月7日,于明把钱交给尹少平,尹出具了借条。这之后,尹又以“点招费”的名义向于明要了3万元。

  直到当年9月份,新生都已经报到,于明找不到尹少平后才意识到被骗,到吉林市高新公安分局报案。2008年11月20日,尹少平在大庆被抓捕归案。

  尹交代,为了尽快偿还办厂时所欠的高利贷,他利用自己以前警察的身份和认识省招生办领导为名进行诈骗,其所骗的50多万元中,有31.5万元用于还债。

  目前,尹少平已经被吉林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检察院批准逮捕。据悉,尹还利用警察身份涉嫌两起拆迁的诈骗案。

  ▲尹少平出具的借条   

  ▲尹少平写的承诺书   

  他靠什么屡屡得逞?   

  工作证成“通行证”

  为了使别人相信自己,尹少平从不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并在第一次见到被骗者时都会拿出自己以前的工作证,称自己是吉林市公安局就业处的领导。尤其是“就业处”这个字眼,对被骗者来说很具有吸引力和迷惑性。

  广泛撒网,利用中间人

  尹少平在作案中很少主动联系被骗者,而是告诉身边的朋友自己能办高考入学,让这些人替自己四处传播。往往被骗者都是尹少平朋友的好朋友或者亲属,于是就出现了被害人又成牵线人,牵线人又成了保证人的怪圈。

  其实,这些中间人对尹少平并不是非常了解,无形中充当了尹少平的“帮凶”。

  出具借条和保证书

  为使自己的犯罪行为更具有欺骗性,尹少平收钱后会给每位家长写借条或者是保证书。

  尹少平给马某的保证书上写道:“保证学生进入正规军校,保证网上通知入学,保证军校各项待遇,保证毕业后分配到部队。如达不到上述条件退款。”

  后来,尹少平觉得保证书案发后会成为指证他的证据,他就不再写了,而是给被骗者出具借条。这些借条也成为警方侦破案件的突破口和关键证据。

  就业处撤销多年

  “其实被害人一个电话就可以避免受骗。”一名不愿透露姓名,曾和尹少平在公安局共过事的一名退职人员说。

  他说,现在警务都非常公开,咨询一名民警的情况非常简单,只要往公安局打一个电话或者去问一下就可以了。尤其是尹退休多年,工作证早作废了。

  按照规定,民警退休后要上交工作证、警衔、警徽、警服等,尹少平的工作证是私自保留的。

  更能说明问题的是,吉林市公安局就业处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就已经被撤销。(本报记者苏杭文/图)

 
 编辑:车倩 来源:新文化报  2009-07-21 17:08
 <v:imagedata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