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对河流的污染降到最低
——访抢险应急指挥部副总指挥、中石油天然气与管道分公司副总经理梁鹏
记者:请您把这次事故的发生情况做一个简要介绍。
梁鹏:出事的柴油管线实际上是去年12月29日17点50分才开始投产的,当时一切正常。到了30日2点15分,值班人员发现流量有异常变化,排查后在柴油管线渭南分输站出站约2.75公里、离渭河河岸约3公里的赤水河岸发现漏油点。经过紧急抢修,大约10多个小时后被成功封堵。
记者:事故发生后,中石油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
梁鹏:当天我们就在河道里设置了两道吸油栏。总公司领导和专家连夜赶往现场,召开紧急会议,分析事故原因、安排应急措施。当晚,我们就从长庆油田调了十包吸油毡。
去年12月31日上午,根据现场情况,我们认为要比原先估计的严重一些,马上又开始增加设备、器具、物资、人员。当天抢险人员就已达到500多人,到今年元月3日已超过700人,先后调配了180多台(套)设备,近200辆工程车、交通车,5台专业检测车,以及现场可以对水样进行化验的移动实验室。物资最远的是从成都、青岛空运过来的,青岛一家公司研制的凝油剂,我们一次就调运了6吨。此外,3日中午11点,公司还从洛阳调来一架直升机,如果天气条件可行,准备随时巡视,以便全方位掌握整体情况。
记者:事故发生后公司是否向当地环保部门进行了及时报告?到目前为止,事故处理进度如何?
梁鹏:去年12月30日上午,最先给省环保厅进行了电话汇报,接着又向属地华县环保局进行了电话汇报,一起在现场进行实地检查指导。31日,当我们发现比原来预料的情况严重时,马上提升了预案等级,集团公司正式向国家环保部上报了情况,国家有关部门也迅速做出了反应。
我们开始成立了一个应急协调指挥部,根据陕西省领导的要求,渭南市又迅速成立了一个赤水泄漏应急处置指挥部。两个指挥部合并,联合办公,效果非常好。
目前,我们共设置了18道围油栏。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经过700多人连续5个昼夜的奋战,可以说污染程度已经降到比较低的水平。
记者:当初铺设管线时,有没有考虑离水源地太近的问题?
梁鹏:管线经过一些水域、公路、铁路、村庄时,是由中石油提出方案,再经各级政府逐级审核、批准。而项目立项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环境影响评价,只有经过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案才可以实施。这条输油管道从设计到施工,是完全符合相关要求的。
记者:事故对输油本身有没有造成影响?对沿河群众的生产生活有无影响?
梁鹏:应该说这次事故对公司输油本身没有什么大的影响。管道支线和干线之间可以通过阀门切断,切断之后干线仍可正常运行。根据渭南市新闻发布会的结论,事故也没有对群众生活用水造成影响。(《陕西日报》记者耿翔沙莎姚志伟苏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