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河南漯河原市委书记借调整干部受贿200余次
华商网http://news.hsw.cn  来源:  法制网   2010-01-21 13:28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刘炳旺。(资料图片)

  刘炳旺曾一步一个脚印从基层干起,直至主政一方,担任河南省漯河市市委书记,但随即在干部调整过程中大肆受贿。他的落马使得该市接连倒下三任市委书记而闻名,同时也为当地带来不小的信任危机

  法治周末通讯员龙潭史学杰法治周末记者凌锋

  在不久前河南省纪委、监察厅通报的2009年查处的35起腐败案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河南省漯河市原市委书记刘炳旺受贿案。

  刘炳旺的落马,造就了漯河市“三任市委书记接连落马”的闹剧,也由此引来社会的极大关注。

  一人案发牵出数名贪官

  自1998年12月至2006年11月,刘炳旺主政漯河,先后担任漯河市市长、市委书记。一系列卖官的事就在这期间发生了

  《法治周末》记者了解到,刘炳旺因犯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数罪并罚,已被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处有期徒刑17年。

  《法治周末》记者还发现,在这批典型案件中,有两起案件与刘炳旺受贿案密切关联。

  一起是河南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郭永昌受贿案。郭永昌1997年7月开始担任漯河市源汇区区长,2001年4月担任漯河市源汇区区委书记,直到2004年4月离开漯河。

  恰恰自1998年12月至2006年11月,刘炳旺主政漯河,先后担任漯河市市长、市委书记。

  一系列卖官的事就在这期间发生了。

  郭永昌20岁参加工作,有能力、有魄力,34岁担任漯河市源汇区区长。2001年年初,刘炳旺要出国考察,希望进步”的郭永昌找朋友帮忙兑换1万美元,送到刘炳旺的住处。

  2001年4月,郭永昌顺利接任源汇区区委书记。按照郭永昌的说法,没有刘炳旺的同意,他不可能接任区委书记。

  为了表示感谢,也为了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得到刘炳旺更多的支持,2002年春节前,郭永昌又给刘炳旺送去2万元人民币。转过脸,郭永昌就安排下属找票冲账了事。

  同年,刘炳旺的女儿生孩子,看准时机的郭永昌再次送上3万元人民币。

  随后几年逢年过节,郭永昌陆续又送给刘炳旺5万元人民币。

  经查实,2000年到2006年期间,刘炳旺利用职务之便,在郭永昌的职务提拔中给予关照,先后6次收受郭永昌贿赂共计10万元人民币、1万美元。

  2004年4月,郭永昌升任河南省信阳市市委常委、固始县县委书记。2008年2月至2009年案发,任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给刘炳旺送钱的郭永昌也没有忘记“捞”钱。

  郭永昌落马后,经查,他在任漯河市源汇区区长、区委书记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贿赂共计人民币74.7万元,美元1万元。

  另一起与刘炳旺有关的案件是许昌市委原常委、组织部原部长王国华受贿案。

  1998年至2001年2月,王国华担任临颍县委书记等职期间,在被提拔、任用时多次给刘炳旺送钱。

  2001年2月后,王国华调任河南省许昌市副市长。2009年11月底,王国华被开封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5年,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1] [2] [3] 下一页
 
 编辑:陈蕾 来源:法制网
分享: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v:imagedata 相关新闻
·河南漯河一商贩拉700公斤硬币买车(视频)   10-01-01 11:42
·河南漯河规定“民告官”案件一把手缺席将被追责   09-11-05 15:22
·河南漯河出“百姓”村 全村3000多人共111种姓氏   09-09-05 17:08
·河南漯河市长骑自行车考察 网友指其在作秀(图)   09-07-22 16:51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