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25日上午9:00,陕西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隆重召开
华商网记者 张维博 摄

袁纯清省长作政府工作报告
华商网记者 王甲铸 摄
华商网讯 (两会报道组) “以西安钟楼南北线为中轴、渭河为水脉,秦岭和渭北为生态屏障,北跨、西接、东拓、南融,形成主城区、卫星城和城市组团相结合的空间结构……”1月25日上午9时开幕的陕西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省长袁纯清在政府工作报告就西安大都市建设提出系列设想,在这一系列设想里,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初露芳容。
以西安钟楼南北线为中轴、唐皇城复兴为切入点
打造千万人口的国际化大都市
陕西建设千万人口的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是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确定的重要目标,这是陕西城市化发展的重大机遇。我们的基本设想是,以西安钟楼南北线为中轴、渭河为水脉,秦岭和渭北为生态屏障,北跨、西接、东拓、南融,形成主城区、卫星城和城市组团相结合的空间结构。
统筹规划城市道路、高速公路、城际铁路和空中航线,发展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增强市区及关中与周边省份的通达性和便捷性,建设中西部交通枢纽。发挥独特优势,依托原有基础,拓展发展领域,提升内在品质,构建以高新技术、先进制造、现代服务、文化旅游和现代农业为主的产业布局。
以唐皇城复兴计划为切入点,建好大明宫遗址公园、大唐西市、秦始皇陵遗址公园等一批标志性项目,继续实施大水大绿工程,打造历史底蕴与现代气息交相辉映的东方人文之都。
重点建设泾渭、沣渭构成的西咸新区
支持宝鸡、渭南、铜川、杨凌扩大城市规模
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关键是加快西咸一体化,重点是建设以泾渭和沣渭两个板块构成的西咸新区。今年省政府将成立西咸新区工作委员会进行统筹协调指导,并制定专门政策,在资金、土地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全力予以推进。
继续着力抓好已经确定的107个重点镇建设,今年的主要任务是构建融资平台,下放管理权限,建立推进城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要在三年内完成重点镇首批规划任务,使重点镇城镇人口增加72万人,达到210万人。同时,制定政策支持83个县城加快发展,争取用3—5年时间,建成城镇人口30万以上的县城1个,20—30万的2个,10—20万的12个,其余大部分县城人口在5万以上,实现全省城镇化水平新跃升。
进一步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支持宝鸡、渭南和铜川扩大城市规模,编制完成杨凌次核心城市规划,加快形成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功能互补的关中城市群体系。支持榆林顺应产业快速扩张趋势,同步推进城市建设。支持延安拉大城市骨架,搞好新区建设。支持汉中、安康、商洛搞好市政设施建设、提升承载功能,向现代化生态城市迈进。
报告全文:
袁纯清: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