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跪若能提高学习兴趣,那教育就简单了。而下跪一旦成为习惯,很可能沦为街头乞丐式的工作方式——尽管随时都在下跪,但行人们视而不见,偶尔扔进碗里的,不过是一两个硬币罢了。
——椿桦(媒体评论员)
现在很流行下跪。近段时期的下跪主要集中在教育领域,这其中,又以校长的下跪最引人注目。譬如,不久前郑州有位叫张森的校长跪着向学生赠送了5000册《弟子规》,如此人手一册地送下去,使得张校长的膝盖功夫一夜间闻名遐迩。
最新一条“校长下跪”消息来自海南岛,据媒体报道,面对调皮学生无心向学、校风日下的现状,海南旧州中学校长周常德曾3次跪在讲台上课,以图感化学生。他甚至还在全校早操时,面向千余师生重重地跪下,大声喊道:“求你们了,不要再玩闹了,好好学习”。如此丰富的下跪经历,使周校长的膝关节显得更胜张校长一筹。
毋庸置疑,周校长之跪有着惊天地泣鬼神之功效。除了他的学生目瞪口呆之外,全国的媒体也很是吃了一惊。探讨周校长之跪的是非对错之声,颇为热闹。有人认为此校长令人感动,是个有责任心的好人;有人则认为他是窝囊废,下跪乃典型的治学无能表现。鉴于教育方式的对错事关“祖国的未来”之培养,因此,校长该不该下跪问题务必要争出个所以然来,以供更多的校长们参考。
假如校长们在为古代的小皇帝上课,我当然没办法反对他们跪其晚辈学生。因为这不仅是君臣礼节,还在于皇帝小儿若学习不好老师要被追究过错。但随着封建王朝的倒掉,下跪文化随即就成了历史糟粕。我相信,站在现代文明的讲台上,为人师表的校长与教师们一定这样教育过学生:孩子们,膝下有黄金啊,现在是新社会,人民都站起来了,下跪的含义只剩两种了——尊崇或哀求,“求你们了,不要为哀求而下跪,好好学习可树立人格尊严”。
现在倒好,周校长未率先树立尊严,自己先来了个哀求式下跪,而且跪出了习惯——上课跪讲台,早操跪操场,甚至学生表现好也下跪表示感激。校长率先垂范,亲自演绎下跪的每一个动作,懵懂少年们没准儿误以为下跪又由糟粕变精华了。他们难免会产生这类想法:原来哀求也可当作管理手段;原来我们都是小皇帝;原来我们犯了错误应当由老师承担责任。
现代教育法制禁止老师体罚学生,使得一些教师失去了主张,也使很多人担忧培养出小皇帝或小大爷。但我的看法是,体罚禁令旨在培养平等的师生关系与学生的独立人格,可结果,失去主张的老师非得打破平等、自贬人格,这倒真的会培养出更多的小皇帝、小大爷来。前不久,深圳一位学前班老师也以鞭打自己的方式来“惩罚”了一下犯错的学生,这与过去教育小皇帝的模式何其神似。
下跪的校长,可能是出于对学生的一片好心,也可能是出于迎合上级考核所需。但不管怎么说,不应让成绩压倒一切,提高成绩并不比学会做人更重要;一个称职的好人未必就是一个称职校长,若好心办成坏事儿,我看做好人也是不称职的。而称职的校长是用来动脑的,不是用来下跪的。下跪前,校长是否钻研过“快乐教学法”,让学生们视上课为乐事?是否将提高学识与教学技巧当成老师们的习惯,而不是让下跪成为习惯?
下跪若能提高学习兴趣,那教育就简单了。而下跪一旦成为习惯,很可能沦为街头乞丐式的工作方式——尽管随时都在下跪,但行人们视而不见,偶尔扔进碗里的,不过是一两个硬币罢了。相信校长们不愿看到这样的结果,更不愿看到学生们将来模仿这样的动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