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水库治理需要综合评定
陈圣强 王帅
陕南小型水库大部分兴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当时的建设安全性较差,技术条件也不高,又经过三四十年的运行,出现大量的病险水库也不足为奇了。另一方面,小水库点多、面广,情况复杂,除险加固所需资金巨大,而且即便资金完全到位,短期内也不可能把所有的病险水库问题完全解决。
但洪水的威胁却是年年都有。
面对这一矛盾,除了要尽快对现有病险水库做好认真、安全地检测和除险加固工作外,近期更需要系统分析现有水库资源,科学决策,集中精力对一些影响周边群众生命安全的小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对于一些地处偏远的小型水库,目前防洪、灌溉等作用巨大,可暂时无法得到有效加固,就需要加大通信报警设施建设,确保一旦发生了洪水险情,下游的群众能够及时转移。一些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防洪、灌溉等作用已经很小,除险加固的费用远大于兴建新水库,或在修建水库之初勘探选址就有问题的水库,要在进行重新检测和评估的基础上,可以考虑放弃或者降低运行标准,其间就需要对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除此之外,落实管护责任也是当务之急。相对大型水库是事业单位性质的水管单位,小型水库绝大多是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但由于村集体实力薄弱,管理大多名存实亡,水库变成无人管理或兼管状态,一些水库设施遭受人为破坏严重。如果将农村水管体系全部纳入事业编制,从目前的状况来看也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更灵活的机制,在分清轻重缓急的前提下,设立专门机构、人员和固定经费,统筹管理小水库。小水库治理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尤其在财政收入较差、防洪压力巨大的陕南地区,更是处处遭遇到各种矛盾。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些矛盾,成为考验各级政府执政能力的 “试金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