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国务院要求破坏性地震发生后2小时内开展救援
http://news.hsw.cn    来源: 新华网  2010-09-25 21:44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新华网北京9月25日电 25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到2015年,人口稠密和经济发达地区初步建成地震烈度速报网,20分钟内完成地震烈度速报;破坏性地震发生后,2小时内救援队伍能赶赴灾区开展救援,24小时内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安置。

  “防震减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近年我国防震减灾事业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也存在监测预报水平较低、城乡建设和基础设施抗震能力不足、应急救援体系尚不健全、群众防灾避险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意见》指出。

  为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意见》提出,到2015年,我国要基本形成多学科、多手段的覆盖我国大陆及海域的综合观测系统。人口稠密和经济发达地区能够监测2.0级以上地震,其他地区能够监测3.0级以上地震。2020年,建成覆盖我国大陆及海域的立体地震监测网络和较为完善的预警系统。城乡建筑、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能抗御相当于当地地震基本烈度的地震;地震科技基本达到发达国家同期水平。

  在“大力推进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方面,《意见》细化了四点要求。

  首先,健全完善地震应急指挥体系。按照统一指挥、反应迅速、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要求,加强抗震救灾指挥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地震预案及相关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经常性地开展预案演练,适时组织跨地区、跨部门以及军地联合抢险救灾演练。

  其次,加强国家和省级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军地地震应急救援协调机制,充分发挥解放军、武警部队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加强以公安消防队伍及其他优势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为依托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医疗、交通运输、矿山等相关行业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抗震救灾能力。积极推进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和社会动员机制建设。

  第三,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统筹安排所需的交通、供水、供电、环保、物资储备等设备设施。学校、医院、影剧院、商场、酒店、体育场馆等人员密集场所要设置地震应急疏散通道,配备必要的救生避险设施。

  第四,完善应急物资储备保障体系,加强救灾物资设备的质量安全监管。同时,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开展应急物资储备,推进应急救援产品动员生产能力建设,实现专业储备与社会储备、物资储备与生产能力储备的有机结合。

  《意见》全文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第二到第六部分分别就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城乡建筑物抗震能力、基础设施抗震设防和保障能力、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和健全完善政策保障措施提出了具体意见。

编辑:李晨
转发至微博:   分享: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相关新闻
·新西兰北岛发生5.6级地震 暂无人员伤亡报告   10-09-24 19:11
·西安将建地震烈度速报台 15分钟可测绘地震烈度图   10-09-24 08:14
·西安将建地震烈度速报台 震后几分钟定位烈度分布   10-09-22 05:23
·山东货车在河北晋州爆炸 地面晃动居民误当地震   10-09-16 09:19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