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用电差异
农村居民将因用电少而受益
我国居民用电城乡和地区差异较大。去年全国居民户均月用电量约90度,浙江居民户均月用电量约130度,与之相邻的安徽却只有70度。城乡之间的用电差别也是如此,去年城镇居民户均月用电量约为140度,农村为60度。
曹长庆表示,此次阶梯电价方案中,在解决电量分档标准地区差异问题上,没有用国际上常用的按户均用电量的方法,而是按覆盖一定比例的居民数量确定各档电量标准:各省(区、市)按照覆盖70%到80%户均月用电量来确定第一档分档标准。
至于城乡差别问题,用平均覆盖率方法来确定分档标准,农村居民将因此受益,是电价政策对农村居民用户的倾斜和照顾。
三大疑问
阶梯电价的受益者是谁
有人认为,实施阶梯电价后,电力部门是唯一的受益者。曹长庆对此表示:“我认为这个观点有些偏颇。”实施阶梯电价的出发点是促进节能减排。从这个角度说,每个人都将是这一制度的受益者。
具体到经济利益的调整,由于此次阶梯电价主要着力于建立机制,电价调整增加的收入不会完全留给电网企业,而主要用于三个方面:一是用于补偿电力企业脱硫成本;二是用于居民用户电表改造支出,阶梯电价政策出台后,将规定电网企业不得再向居民收取电表改造费,支出的成本由电网企业承担;三是弥补由于燃料成本上涨增加的电网企业购电成本,缓解发电企业经营困难。
供电成本如何更透明
按现行规定,调整居民电价要召开价格听证会,并对电网企业供电成本进行监审。但这次向社会公开的征求意见稿,主要内容是建立阶梯电价机制,各地具体的电量与电价标准,将在各地制定实施方案时明确。因而,国家没有组织对各地电网企业成本进行监审,而由各地在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时对当地电网企业成本进行监审,并召开价格听证会后实施。
电价调整是否影响通胀
今年以来物价持续上涨,启动阶梯电价,是否会加剧通货膨胀压力?曹长庆表示,实施居民阶梯电价制度后,70%到80%的居民用电价格能够保持基本稳定。对大多数居民家庭来说,电费支出基本不受影响,只有少数用电量多的居民家庭电费支出会有所增加。因此,总体而言,实行阶梯电价对通货膨胀影响不大。 据新华社
|